有关三峡的历史

v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名家结有不解之缘,呈现出人与自然***生***荣、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的奇特现象。长江三峡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于其作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面也在于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

古代之文化名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胜境乃其本生所愿。长江三峡这人间奇绝的山水画廊,宛若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他们从天南地北纷至沓来,一睹三峡神奇风采。于是,这风高浪急的滩头,有壮丽的歌吟;这峡畔荒凉的古寺,有隽永的碑刻;这云雨巫山之中,有清悠的"竹枝词"踏地而来;这幽深石洞之内,有诗唐词宋两代文豪酬唱流传于世……,三峡给历代诗家词客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

--------------------------------------------------------------------------------

屈 原

屈原辞赋悬日月,三峡风流传古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提起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人们都知道他是楚国人,可是他的家乡在哪里呢?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谜。有些人认为他的家乡在鄂西秭归,其实那只是根据民间传说附会的。近年来,有关专家根据屈原作品的自述、屈原祖辈封地及繁衍关系、楚国都城变迁等确凿的证据,论定屈原是故楚郢都人,其闾里就是在今荆州市荆州区纪南乡松柏村一带。他创作的楚辞代表了南方文化的崛起,创造了继《诗经》之后中国先秦文学的第二个高峰。他所开启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传统。他以“世界文化名人”的荣誉、影响播及五洲四海。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世界文化名人,中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又字灵均。楚宣王三十年正月初七生于郢都(今江陵纪南城)屈氏贵族家庭。父亲屈伯,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屈原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18岁前后被楚怀王召至宫中,他的政治和文学生涯主要在江陵度过。

当初,屈原为楚宫文学侍臣,终日随怀王游猎,或在宫廷宴会上赋诗吟歌,政治上难有所作为。他以江汉地区遍生的橘树为题,写下了著名的《橘颂》,咏赞其“受命不迁”的品质,以抒发自己的爱国志向。22岁时,提升为左徒,参与综理楚国朝政。他认为楚国疆土广袤,特产富饶,人才荟萃,具有统一中国的条件,决心辅助楚怀实现统一大业。他在外交上提出联齐拒秦的“合纵”政策,与另一强国秦国抗衡,并出使齐国,促成六国在楚国郢都会约,结成“合纵”联盟,楚怀王被推举为“纵约长”。这一行动扼制了秦国东进攻势,屈原因此受到楚怀王信任。接着,他又在内政方面进行改革,奉命制订《宪令》,修明法度;还提出了削弱贵族特权和任人唯贤的主张。屈原的改革,触动了大贵族利益,横遭谗毁,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被贬为三闾大夫。“合纵”联盟解体。 在秦国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怀王于十八年(公元前311年)再次起用屈原,并派他出使齐国,使两国关系修好。秦昭王即位后,极力拉拢楚国,并订立所谓“黄棘之盟”,麻痹楚王。亲齐疏秦的屈原受到更大的排斥和打击,于怀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4年),被驱出郢都,放逐汉北。 这时他写下了长篇抒情诗《离骚》以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对“美政”的向往,对“邪恶”的憎恨,以及对祖国前途的忧虑,是我国第一部爱国主义政治抒情诗,在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

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屈原结束放逐生活,回到郢都。 进城后,恰逢秦国诱骗怀王去咸阳赴会,屈原阻拦劝谏,楚怀王不听,终遭秦国囚禁。楚顷襄王继位三年后(公元前296年),怀王客死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屈原悲恸万分。写下了惊心动魄的《招魂》。同年,顷襄王听信靳尚等大贵族谗言,再次放逐屈原。临行前,屈原瞻仰了纪南城中先王宗庙和公卿祠堂,温习历史,审视现实,百思不得其解,一气呵成写下了气势磅礴、构思奇特的长诗《天问》。启程时,久久凝望郢都东门,一步一回头,深忧国家命运,流放江南期间,秦国进一步攻击楚国,并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春进逼郢都, 屈原回到纪南城,希望为挽救楚国出力,被顷襄王拒绝,只得再到江南。不久,即听到故乡郢都沦陷的消息,他悲痛欲绝,以强烈的感情写下了深沉哀婉的《哀郢》。四月顺沅水而下,入洞庭、湘水一带。初夏,这位爱国诗人为世间留下了最后一篇作品《怀沙》,不久,怀抱着楚国的泥土,自沉于汩罗江。传说那一天是夏历五月初五。

屈原在吸收本地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诗体--楚辞。它的出现,与江汉流域的区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哲学思想、民俗风尚、文学形式、艺术风格诸方面都有着独到的特色。首先,它受到“楚风”、“楚声”的影响,《涉江》、《采菱》等篇名在“楚辞”中都可见到,其音调、句式都在继承“楚辞”的出现产生了重大作用。“楚辞”结构复杂、篇幅宏大,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感情跌荡丰富生动、文采华美绚丽、想象超逸神奇。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屈原赋》25篇,久佚。汉刘向辑《楚辞》,有《离骚》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以及《招魂》、《天问》等。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艺术成就,对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民族精神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5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昔日县内沙头江渎宫,相传为屈原故居。

--------------------------------------------------------------------------------

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秭归香溪村人。汉元帝年间,因美貌且才慧出众,被选入皇宫。其性格耿直,未向宫廷画师毛延寿行贿,毛便串通黄门上书石显,将昭君画像改丑,昭君被贬居冷宫三年 。一次,元帝偶遇昭君,见其才貌双全,琴棋超凡。由此得元帝宠爱,朝侍酒,夜弈棋,月下花前,形影不离 。这时,匈奴单于乎韩邪提出要昭君和亲,元帝不允,匈奴即挥戈入侵中 原,狠烟四起。昭君知情后,为免民众受兵戈之苦,力劝元帝,决意以家 国为重,出塞和亲。她抛弃豪华的宫廷生活,手抱琵琶,含泪出塞。自此流落异域,黄沙漠漠,白云悠悠,冰天雪地,胡笳羌笛,不胜家国河山之思。后郁郁客死他乡。

--------------------------------------------------------------------------------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书画均擅,其文学成就更高,一声"大江东去"传唱千古风流。 苏东坡与三峡的缘份,只不过是一次缓慢航行时的游历,但是,凡他足迹之所至,皆有诗作迭出,峡江的浪涛传诵着他的吟唱。公元1059年冬,苏轼和弟苏辙随父苏洵离开四川眉山家乡,乘船顺江而下,沿途饱览了长江三峡雄奇壮丽的风光,三峡激发了他的诗情奔放,写出了《入峡》、《出峡》等一批咏唱三峡的诗歌精品。特别是游览三游洞时,同父亲、弟弟各题绝句于石壁之上,成为继白居易等"前三游"之后的"后三游"的千古佳话。苏轼的三峡之行,提高了三峡风光的知名度,丰富了三峡的文化内涵,在三峡文化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吉州庐陵人。是北宋散文家、诗人,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其散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在夷陵为官一年半时间,在三峡期间***写作了140余篇诗文,占《欧阳修全集》所收作品的五分之一,所以清人袁枚有"庐陵事业起夷陵"之说,或曰欧文如澜,欧阳修得益于三峡之波澜,三峡山水亦因欧阳修那"西陵山水天下佳"的赞美诗文而增光添彩,俞显风流。欧阳修在夷陵的遗迹有"六一书院"和"至喜亭"。

--------------------------------------------------------------------------------

陆游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淅江山阴(今绍兴)人。进士出身,历任兴隆、夔州通判。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诗歌近万首,也是历史上一位高产的大诗人。 陆游于1170年10月6日到达峡州(宜昌),然后继续乘舟入峡。他将入峡途中所见所闻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写成了旅游史上第一部三峡游记――《入蜀记》。在夔州任官的一年多时间及两次游历三峡期间,陆游还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他的《入蜀记》和他的诗歌,是他留给三峡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

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们称之为谪仙、诗仙、酒仙。李白才华横溢,诗风雄奇豪放,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颗璀灿的巨星。李白在三峡写的诗虽然不是很多,但首首皆为精品,句句脍炙人口,有的甚至成为传诵至今之千古绝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诗中所表现出的写景与融情、浪漫与夸张,飘逸与豪放,皆达到高上境界,至今无人超越。这是李白为三峡竖立的一座诗的丰碑,也是李白留给三峡的最宝贵的遗产。

--------------------------------------------------------------------------------

寇 准

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圭(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公元980年)考中进士甲科,年仅19岁。当年秋天即被派任归州巴东县令。

青年入仕的寇准,衣食节俭,勤于政事。来到山大人稀、穷乡僻壤的巴东,与民同甘***苦,竭力为民分忧。他爬山涉水,体察民情,当看见百姓衣不遮身,食不饱肚,日子过得如此艰辛时,他一面上奏朝廷,请求减轻农民赋税;一面劝农稼穑,开荒种地。细心地将中原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传授给巴东人民,使巴东人民改变了落后的生存状态,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舒心日子。人们感恩不尽,尊称寇准为“寇巴东”。在寇准劝农的野三关为他修了一座亭子,取名“劝农亭”,以此纪念寇准。

寇准博学多才,精通文墨。喜交文朋诗友,聚会唱合。他在当时县址枣江北旧县坪后的山岗上建造了“秋风”、“白云”二亭,常常与一些文朋诗友登亭赋诗,抒发豪情。写下了许多寄情于三峡人民、寄情于三峡山水的诗句。这些诗,后来编成了《巴东集》,流传于民间,不少人读过,如今不知该书为谁收藏。

寇准任巴东县令,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后入朝廷担任中央财政、军事方面的长官。31岁任参知政事(副宰相),36岁被贬为邓州(今河南邓县东)知州。宋真宗即位(1004年)时,北宋受到当时辽、西夏等几个少数民族的侵扰,由大臣毕士安保荐,寇准再度入朝任宰相。就任后,寇准力排以王钦若为首的逃跑势力,陈述其迁都的厉害,最终促成真宗御驾亲征。真宗一过黄河,出现在澶州城楼上,宋军士气顿时大增,吼声山呼海啸,杀得辽军损兵折将,血流成河。迫使辽军由进攻转入防御,签订了停战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朝中奸佞小人当道,性情刚直的寇准接连受到排挤。澶州一战功劳盖世的寇准,在王钦若的谗言陷害下,,一夜之间变成了有罪之人。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二月,寇准被罢相贬往陕州(今河南陕县)做知州。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六月,寇准再度出任宰相。乾兴六年(公元1022年)遭奸佞小人丁谓的陷害,被罢相贬往当时称为蛮荒之地的雷州(今海南省海康县)做司户参军,职位相当于地方上的户籍官。此时的寇准,已是六十二岁高龄,积劳成疾,第二年(公元1023年)寇准在雷州病世。事后,宋仁宗答应其夫人宋氏的请求,准许将寇准的灵柩运往洛阳安葬。随即,宋仁宗为寇准明冤昭雪,恢复其“开封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傅”、“上柱国”、“莱国公”等官爵,赠官中书令,谥号“忠愍”。

--------------------------------------------------------------------------------

杜甫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著名的长诗《长恨歌》、《瑟琶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白居易与三峡有着很深的情缘,并在西陵峡口的石洞中留下千古诗话。为古今津津乐道的是:公元819年春,白居易进峡赴任途中,在夷陵同离任通州出峡的元稹相遇。白居易及同行的弟弟白行简与元稹三人一同游览了峡口南津关半岩中的一个溶洞,在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序刻于石壁,此洞遂名为"三游洞"。由于白居易等三人的光临和诗作的影响,一个无名石洞从此名声远播,历代文化名人游览不绝。宋代苏洵率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亦游览此洞,并效法各题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