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金藏的现状延续
1945年日寇投降后,此经交当时北方大学保管,北方大学校长范文澜派专人守护,年年晾晒。
1949年北平解放后,《赵城金藏》运至北平,移交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收藏。《赵城金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拨款的大型古籍整修项目。
1949年4月30日,当4300多卷、9大包《赵城金藏》运抵北平时,人们难过地发现,由于多年保存条件恶劣,多数经卷潮烂断缺,粘连成块,十之五六已经不能打开。国家专门调来4位富有经验的装裱老师傅帮助修复,历时近17年,终于在1965年修复完毕。
《赵城金藏》***有6980卷,六千多万字。今存4000余卷,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在《赵城金藏》的故乡,山西博物院馆藏并常设陈展一卷经书,位于博物院三层《佛风遗韵》展厅。
200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发行出版了《赵城金藏》这一经典。整体原样复制,再现了盛世经典。堪称当今时代最有价值的盛世珍藏!其中特选出陈天竺三藏真谛译本,也就是《陈金刚》,高仿存放在国家图书馆的《赵城金藏》,此卷字体隽秀、印制精美、可诵可藏。不仅如此,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还赞曰:“下真迹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