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祥的简介
的确,张永祥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964年大专中文系毕业后在县、市委从政20年,曾任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付主任等职。由于业绩突出,1979年12月参加全国劳模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大会期间参观颐和园时,他看到几个日本人一边剪去几幅裱件的锦绫边、天地杆,一边气势汹汹的辱骂中国装裱“落后”。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还勾起了他父亲被日本鬼子杀害、母亲抱着他逃荒要饭三年的悲惨回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研究出超过小日本的装裱,雪国耻!报家仇!1984年,面对改革开放的浪潮,他激动了:是时候了!他毅然决然的抛弃“铁饭碗“、“铁官椅”和一切优厚的待遇,义无反顾的告别家人,投入到为变革中国装裱技艺的考察和研究中。这一走就是十二个春秋。期间八年没回家,老伴焦虑劳累陆续患心脏病、糖尿病、脑血拴、脑溢血直至离世,家里一贫如洗,四个儿子有三个辍学卖烧饼。为维持生计和装裱技艺的研创,连仅有的五间住房也抵押给银行做了贷款。他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之艰难、痛苦。就在此时,他的境遇和抱负被也可称之为“女中豪杰”的河南鹿邑县年轻英语教师李琳茹所知晓,所感动。李琳茹毅然放弃去郑州外贸综合英语深造的机会,抛弃在那时令人艳羡的工作和美好前程,和张永祥一边捡煤渣、喝白粥、吃野菜,一边研究装裱。经过反复的探索、实验和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在1995年成功研制出一系列突破传统优于机裱、超过日本的装裱技艺新成果,即“张氏装裱”。该装裱技艺熔古铸今、独树一帜,被业界专家权威誉为“里程碑”、“我国装裱史上的一场革命”。“张氏装裱”现已荣获十二项国家发明专利,所裱2016米长卷荣载《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自研究成功并推广“张氏装裱”至今已17年,培训了海内外学员逾万名,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