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在文言文里怎么解释

1. 文言文中“亦”的意思

基本解释:

--------------------------------------------------------------------------------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亦无不可。亦步亦趋。

又:“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

不过,只是:“王亦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亦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姓。

笔画数:6;

部首:亠;

笔顺编号:413234

详细解释:

--------------------------------------------------------------------------------

(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同本义〖armpit〗

亦,人之臂亦也。——《说文》。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

腋在肘后。——《埤苍》

也;也是〖also〗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战国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亦许(也许);亦然(也是这样)

又〖again〗

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左传·文公七年》

又如:亦且(又,而且);亦复(又)

也…也…;又…又…〖both…and…〗——连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前面,强调两种动作、行为、状态、事物彼此并列或互相对待。如:亦真亦假

不过;仅仅;只是〖but;only〗

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左传》

2. 文言文中的 亦 也 乎 哉 有几种解释

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言文分离。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

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

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

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

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

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

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

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以求的工作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是文言,使我们这个幅员辽阔、方言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在书面语言上取得了统一。作为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文言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

文言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文言文功不可没。

但是,另一方面,文言也有非常严重的缺陷,以致于在历史上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从五四时期人们对文言的猛烈抨击中可以略见一二:文言的缺陷之一——不利于文教的普及推广。

因为文言与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相去甚远,所以学文言、用文言就成了少数读书人的“专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国语文的新生》里说:“中国现在的所谓中国字和中国文,已经不是中国大家的东西了。”

文言的缺陷之二——不利于思想的自由表达。“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可是,要把文言作为“内部语言”来思想何其难也,何况,僵化的文字,也严重地束缚着人的思想。叶圣陶先生在五四时期曾撰文说:“我国文字之难习,言文之异实为其主因。

方为文之际,初则搜索材料,编为先后,其所思考与口一致,然欲笔之于纸,则须译为文言,于是手之所写非心之所思。其间移译之手续殊为辛苦。”

3. 谓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

◎ 谓

谓 wèi

〈动〉

(1) (形声。从言,胃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 [tell]

谓,报也。——《说文》

人以谓霍氏。——《汉书·霍光传》。注:“告语也。”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谓安陵君曰。——《战国策·魏策》

谓唐雎曰。

谓岛曰。——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3) 说 [say]

谓,说也。——《广雅·释诂二》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请往谓项伯,言 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不可谓仁。

不可谓忠。

不可谓知类。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诗·小雅》

(4) 评论 [ment on]

子谓 子贱:“君子哉若人!”——《论语》

(5) 称为 [name;call]

谓之文也。——《论语》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谓之天门。——清· 姚鼐《登泰山记》

皆谓之天门。

(6) 又如:何谓(什么叫做);称谓

(7) 认为,以为 [think]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太守谓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予谓菊。——宋· 周敦颐《爱莲说》

(8) 意料 [expect]

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也。——《唐语林》

(9) 援助 [help]

故节于身,谓于民。——《晏子春秋》

(10) 通“为( wèi)”。相当于“是” [be]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词性变化

◎ 谓

谓 wèi

〈名〉

意义;意思 [meaning]。如:何谓

◎ 谓

谓 wèi

<;连>

通“为”。因为 [because]

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列子》

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韩非子·解老》

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盐铁论·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