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博啤酒集团成功收购百威母公司

2008年7月14日,百威宣布同意英博的收购。这是啤酒行业最大的M&A记录。英博啤酒集团以520亿美元收购了百威啤酒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合并后的啤酒航母销量将达到460万千升,位居全球第一,新公司将在全球消费品公司中排名第四,市值为692亿欧元。

在此之前,英博比利时是世界第二大啤酒制造商,仅次于SABMiller。双方计划将合并后的公司命名为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英博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布里托(Carlos Brito)将成为合并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百威英博将在新公司董事会获得两个席位。安海斯-布希未来将成为英博的全资子公司,双方表示,安海斯-布希的北美总部仍将位于安海斯-布希所在的密苏里州。英博表示,公司已经准备了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安海斯所有的流通股。据了解,该交易仍需股东批准,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拥有364亿美元的年净销售额,并拥有百威啤酒、百威淡啤、Stella Artois和Beck's等约300个品牌。英博集团预计从2010开始对每股收益产生积极影响。

相比嘉士伯和喜力年初收购苏牛,这一次更像是闪电战。距离5月份英博单方面发布收购意向,也不过两个月。令人意外的是,就在20天前,安海斯正式拒绝了对方460亿美元的非约束性报价,认为对方大大低估了其价值。就在人们预计合并要等很久的时候,英博突然同意将收购价提高到每股70美元,与最初的65美元相比溢价近7.6%,交易随即结束。百威啤酒此前已销往80多个国家,在美国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新的英博公司诞生后,该集团将占据美国啤酒市场的半壁江山。此外,它还将占据中国和俄罗斯大约五分之一的啤酒市场,控制全球四分之一的啤酒市场。

为了稳定美国员工的焦虑情绪,英博集团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布里托多次重申,只要美国不对他们征收额外的税收,北美的12啤酒厂仍将照常运营。

2008年9月29日,据美国媒体报道,比利时英博集团的股东已经同意收购美国百威啤酒公司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后者构成了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据悉,英博集团超过四分之三的股东批准了该交易,并同意将集团更名为百威英博,并进行额外投资。

此外,英博股东同意现任安海斯首席执行官奥古斯特·布施四世(August Busch IV)担任新公司的董事。

通过此次交易,百威啤酒、Michelob、百威啤酒、Stella Artois和Beck's等世界知名啤酒品牌将被并入一家公司。

英博集团在中国拥有大量本土啤酒品牌。该公司声称,其产品基于中国和巴西等新兴市场,这将有助于促进安海斯-布希啤酒品牌的销售。由于百威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海外市场,此次收购将导致中国啤酒行业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英博也将取代百威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据悉,英博和百威2009年在中国分别拥有11.4%和9.6%,分别拥有20家啤酒厂和15家啤酒厂。在中国市场,英博售出了33.4亿升啤酒,而安海斯-布希售出了28.2亿升。化敌为友后,有望超越背靠SABMiller的华润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