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后如日中天的项羽为何要坑杀秦军降卒?

公元前208年,赵王歇被秦军将领王离率领20万大军围困在巨鹿,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向楚怀王求救。于是楚怀王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围;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军关中。楚怀王许诺:谁先攻下关中,谁就是关中王。宋义率领的援赵大军浩浩荡荡,一路直达安阳,可到安阳后,上将军宋义则停滞不前了,说是要坐山观虎斗,希望等秦赵军队两败俱伤后,楚军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就这样,任凭巨鹿战况紧急,楚军在安阳逗留了46天就是不前进。项羽对宋义的做法予以痛斥,最终忍无可忍杀死了宋义。楚怀王无奈,遂封项羽为上将军,由他统率各路大军援赵。

项羽果敢,先派遣部将英布等率两万人为先锋,渡过漳河,切断秦军王离部的粮道,粮道一截,秦军军心大乱。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渡河前,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项羽用自断后路来激发战士们死战之决心。这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士气振奋,以虎狼之势,以一当十,九战九捷,大破秦军。此时,其他各路援军也纷纷冲出营垒参战,秦军主帅王离被俘,副将被杀,20万秦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其时,在棘原还驻扎有秦大将章邯统领的20万军队,两军对阵,相持不下,在各方劝降下,加之章邯忌惮二世和赵高的残暴,走投无路的章邯最终率部向项羽投降。巨鹿之战,项羽取得了辉煌的空前的胜利,此战使项羽的威望大增,其势力也大大膨胀,兵力达40万人之众,各路诸侯皆畏服之。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各路义军同秦军主力进行的一场战略性决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战确立了项羽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秦朝经此一战,主力尽丧,其统治也就宣告名存实亡了。

章邯率领的这20万军队被称之为骊山军团,是大秦帝国的四大军团之一,主要由在骊山服苦役的囚犯所组成。统帅章邯对士卒比较仁义,从不亏待他们,每战结束,总是毫无保留地把战利品拿出来分发给追随他的将士。所以在这支军队中,章邯享有极高的威望,章邯一说投降,手下将士们也都选择了与他不离不弃。可就在向关中进军的路上,项羽却突然命令楚军将这20万降卒坑杀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综合各方面分析,项羽杀降的原因大概有这几点:

一是投降的秦军和义军之间的矛盾。义军中多数人曾受暴秦的虐待,因此,当这些秦军投降过来后,也饱受义军战士的欺压,在项羽的军中,降军就像佣人一般被呼来唤去。时间一长,降军中的怨气自然日益滋长,一种可怕的不和谐的声音在军中散播开来:秦军想造反。这话一传到项羽那里,作为一军统帅的他不得不好好考虑,矛盾一旦升级或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马上和亲信英布等商议。商议的结果是项羽认为非我嫡系,其心必异,既然秦军不仁,别怪我不义,先下手为强,下令将这些降卒统统格杀勿论。

二是项羽也是从战略上考虑。在巨鹿之战后,项羽率军向关中进军,要和刘邦争夺关中王,关中乃秦地,是秦的中心要塞,进军秦地,自己军中却有20万的秦军降卒,这确实是个巨大的隐患。从这些降卒的心理来看,他们绝不愿意去攻打自己的故国,胜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将惨遭涂炭,败了,义军将向东败撤,届时他们将被挟裹而去,家人族人极有可能被暴秦诛杀。战争容不得任何的大意,大战在即,杀降也是为了消除隐患。

三是从项羽的性格来说,杀戮对项羽来说本就是家常便饭。项羽杀戮史多得不可胜数:进军巨鹿时,作为次将的项羽与主将宋义一言不和,看他怎么做的?一怒之下,将主将宋义给杀了,这事放在常人是做不出来的,可项羽做了。进入咸阳后,项羽又引兵屠戮咸阳,不仅杀了秦王子婴,还火烧秦王宫,据说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大秦帝国多年的积聚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还有,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分封完诸侯,诸侯各前往自己的封国,项羽将义帝迁往长沙,暗中却令衡山王吴芮、临江王***敖于途中将义帝杀死。可以看出来,项王那里,是没有人不能杀,没有人不敢杀的。

四是很多人说的复仇。项氏起兵,为兴楚灭秦而战,想当年,秦灭楚国时,在楚地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被称为“人屠”的白起,鄢郢之战淹杀楚国百姓数十万,后又攻破楚国都城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对楚国人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作为楚国人的项王,坑杀秦军降卒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可否认,项羽是个英雄,可和刘邦比起来,他永远只是个莽夫,恃勇骄横,目光短浅,最后自刎乌江,也是个很自然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