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成语故事书
负荆请罪讲述了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同保卫国家的故事。
1、负荆请罪的解释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主动承担过错,诚恳地向对方道歉。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意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承认错误,主动道歉,以达到团结和谐的目的。
2、负荆请罪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廉颇和蔺相如同为赵国栋梁,两人都是忠心报国的英雄。但蔺相如因为舌战秦王有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对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后来,廉颇听说蔺相如在府上大宴宾客,便脱下战袍,光着上身,背负荆条,来到蔺相如府前,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见了廉颇,十分感动,连忙扶他起来,两人从此成为刎颈之交。
出场人物介绍
1、廉颇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出生于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是嬴姓廉氏的名门望族。他以勇猛善战闻名于世,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时期,廉颇统领赵军屡次击败秦军,迫使秦国改变策略。
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最著名的事迹是攻取阳晋,这场胜利令他威震诸侯,官拜上卿。后来,因朝廷奸臣排挤,廉颇辗转到了魏国。
2、蔺相如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公元前329年出生于赵国。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人和,不畏强秦,为历代人们所传颂。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
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