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展快速力量?
(1) 传统快速力量训练方法(中低强度快速用力法)
该方法强度控制在最大强度的30-50%;负荷数量,每组5-10次,3-6组;间歇时间不易过长;动作要求协调、流畅。传统快速力量训练方法的优点:兼顾力量和速度因素,使运动员体会最大用力感和最大速度感。缺点:首先向中枢神经系统输入的刺激可能还不足以诱发高而强的神经冲动发放频率,完成运动单位的激活。
(2)金字塔训练法
采用金字塔训练方法进行快速力量训练时,要求起始负荷为最大强度的90%,分5次逐渐递增强度,最后达到100%。最后一组动作应努力提高前面的最好成绩,每个单元的训练都应贯彻逐步提高阻力的原则;次数为3、1、1、1+1;组数为1、2、3、4+5。
(3)最大向心-离心用力法
该方法将发展力量提高率时的最大向心动作优势与最大离心用力的最大峰负荷特点结合在一起。完成技术动作时,几乎自由下落的杠铃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减速,然后加速。该方法通常用于卧推和上翻练习中。强度在最大强度的70-90 %,每组6-8次,3-5组,组间时间5分钟。
(4)复合训练法
该方法是最大力量练习和爆发性用力练习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首先进行最大力量训练,接着进行快速收缩用力练习。
(5) 超等长训练法
超等长训练法是通过肌肉弹性、收缩性和牵张反射发展力量的方法。训练目的是通过脊髓反射改善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支撑力、弹跳反应力、鞭打力等。练习中,当肌肉快速地被拉长时(离心阶段),刺激了肌梭感受器,通过脊髓的牵张反射,被拉长的肌肉积极收缩(向心阶段),以保持肌肉长度的恒定。各种起跳前的制动(缓冲),投掷前的预拉长,就是利用这种牵张反射,使肌肉的收缩力量加强。在肌肉快速收缩之前,先快速地牵拉肌肉,既可使肌肉处于适宜的初长度,又可通过牵张反射提高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