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臣的俄罗斯电影
电影简介发生在车臣叛乱期间。由陆军上尉多洛宁率领的战斗连被派往一个被巨大岩石包围的狭窄山区。他们的首要任务看似简单,就是阻止一群叛军土匪通过这个峡谷。士兵们希望这次任务一切顺利。他们中的一些人被解雇了,一些人计划随时离开,而另一些人则期待着亲人的来信...没想到,泰姆拉兹率领的叛军达到1000人,并迅速进入阵地,冲突很快演变成血腥的肉搏战。这些俄罗斯军人能坚持信仰,和十倍于他们的叛军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吗?
影评《风暴门》的故事背景是基于车臣战争中的真实战斗。车臣反政府武装与俄罗斯政府军之间常年不断的战争一直是神秘而遥远的,而这部电影将这场局部战争的细节展现在观众面前,甚至作为历史参考。影片中车臣叛军的组织,他们在战争中的专业精神和哈萨克士兵的残暴本性,真的让人佩服当时普京总统对付车臣叛军的决心。更令人兴奋的是,影片中前苏联常规兵种的集体亮相,对于军迷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吸引人的场景。军迷们从美国电影中看到苏制制式武器不仅单一而且缺乏严肃的描写,是一种遗憾。不过这部电影可谓是对苏式常规武器的一次集体检阅。从制式步枪AK74到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这些举世闻名的经典武器被无限、全方位地展示出来。影片中“米-24”强大的攻击力,第一次有了作为焦平面的强大视觉震撼,却也成全了我曾经的心愿——“这个直接对抗阿帕奇的家伙到底有多厉害?”影片中的战争场面相当真实客观,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影片中寻找狙击手的战争场面扣人心弦,惊心动魄,而侦察分队在森林里的遭遇则惊心动魄,险象环生。最后的大决战是盛大的,令人震惊的。由这些场景组成的暴风之门,是军事爱好者不可多得的选择。个人认为,该片是前苏联常规武器和作战模式最全面、最系统的演练,尤其是对军迷而言。
影片的实战背景:
200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有一场著名的“766高地保卫战”。战斗之激烈,双方伤亡之巨大,是近年来公开信息中罕见的。
双方直接对抗的是俄军空降兵第76师104团2营6连90人,巴萨耶夫、阿尔萨诺夫、巴库耶夫等一批战地指挥官的土匪,以及训练有素的达吉斯坦伊斯兰教1500人的匪军。
背景:2000年2月28日,根据俄军东部方面军的命令,104近卫空降兵团的团战斗队接到一个任务:第二天14:00前赶到乌尔斯卡尔特东南四公里处的阵地。该团部分兵力封锁谢列门道金居民区,阻止敌军向马赫克特、基洛夫-埃瓦特、埃利斯坦戴、韦杰诺方向突围。
于是,在766高地发生了1多天极其激烈的阻击战。
关于766高地保卫战的官方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已经有很多文章了。因此,本文着重以此为例对电影《风暴之门》进行评价。评论内容尽量来自电影本身。
空降部队乘火车经过长途旅行到达战区。俄军空降兵第6连在前方指挥所接到任务后,乘伞兵战车和卡车抵达766高地,转战卡古山谷,坚决阻止叛军突围,不放过一个敌人。
在山顶,有一座废弃的砖石城堡,6连依靠它构筑野战工事。山前是山毛榉林,山谷地形,有居民区。当地人往往是盗车贼。【转自铁血社区/】
但东线指挥官和6连未能预测到敌情,未能估计到车匪在此突围的巨大力量和凶猛战斗力。但只挖了个别掩体,为日后过多伤亡埋下祸根。
战斗结束后:
“2月29日中午,当第6连的主力还在第766高地时,由沃罗别夫上尉指挥的5人侦察队眼看就要到达东科德高地。但是,他们在山脚下发现了敌人的一支先遣部队,后来发现* * *有20名雇佣兵。
俄军侦察兵利用起伏的地形接近敌人并向其投掷手榴弹,但侦察队暴露了自己,不得不向连队主力快速撤退。几支敌军跟在他们后面,试图从侧面包抄西边的侦察兵。连长莫洛多夫少校带领一些空降兵营救自己人。
但这次遭遇战的力量太大,空降兵不得不把伤员背回766高地。
就在这时,俄军成功截获了哈塔布和巴萨耶夫之间的无线电通话。【转自铁血社区/】
这时土匪分成两组,人数大致相等,分别沿沙罗阿贡河和阿巴祖戈尔河行进,从叶甫盖尼及其部下驻扎的766高地两侧迂回。他们秘密行进,没有命令绝对禁止开枪。但是空降兵发现了他们。这160匪徒一直在追赶沃罗贝夫和莫洛多夫撤退的队伍。
就在这时,哈塔布下达命令,用各种火力干掉还没来得及挖掩体的空降兵。一场极其猛烈的火箭弹袭击开始了。炮火袭击后,敌人首先提出向守卫投降,以换取保命。那么此时此刻,空降兵中没有一个人是胆怯的,不害怕的,绝不会屈服于敌人的挑衅。虽然类似的情况,严格来说,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拿主意。空降兵拒绝投降后,战斗更加激烈地继续进行。
2月29日中午至3月1日凌晨,104团炮兵向766高地所在区域“倾倒”了1200发炮弹。一夜之间发射了多达900发子弹!枪管上的油漆烧焦了,后坐力垫破裂,油开始流出。形象地说,炮兵坚持不住了,但被团团围住的伞兵没有屈服。
火炮校正小组组长、自行火炮营长维克托?罗马诺夫上尉当时正在高地上,和叶夫秋欣营长一起校正炮兵炮手的火力。炮兵团长亚历山大?托尔斯泰与他们保持了整整一天一夜的通信联系,把炮弹打到被围空降兵的指定地点。甚至在罗曼诺夫的双腿被迫撞上炮弹炸裂后,他还在继续召唤炮火。
士兵Ladyghin看着伤员们忍受着严寒,于是决定从被遗弃在高地斜坡上的睡袋后面进攻。他的企图给他带来了厄运。步步紧逼的歹徒找到警卫兵,对他进行残酷折磨,并用冲锋枪殴打,直到他浑身是血,失去知觉。敌人以为他死了,所以他们把他扔在雪地里。然而,这位饱受折磨但不屈不挠的俄罗斯士兵在夜里被寒冷惊醒,并设法找到了自己的机枪,带着它回到了自己的驻地。
看到如此惨重的伤亡,空降兵指挥官充分理解了整个局势的悲剧性。为了营救自己被围困的士兵,他命令一个空降连(据查是104团4连)连夜赶赴战区。空降兵行军穿过山区,试图越过山区的阿巴祖戈尔河,但遭到伏击,不得不在岸上自卫。在炮火的掩护下,他们几次试图渡河,但都徒劳无功,每次都被敌人猛烈的炮火所阻挡。全连苦战,赶到766高地时已是3月2日上午。【转自铁血社区/】
结果:俄军空降兵76师104团2营6连,加强侦察分队***90人,84人阵亡,仅6人幸存;车匪在高地前被杀400余人,其余大部分被俄军主力围剿,只有少数漏网。
点评:这是一场典型的山地保卫战,双方都可以称之为装备精良,作风强硬。
俄军优势:枪械精良,火力配置基本得当,6个连配备小口径双管高射炮、伞兵战车、30毫米榴弹发射器等支援武器;上级提供了米-24武装直升机和纵深炮兵群进行火力支援。
官兵训练有素,基本战术素质高,作风顽强,敢打敢拼。
俄罗斯军队的缺点:
1连和6连缺乏作战经验,麻痹轻敌,只挖个别掩体,战前或战斗中不抓紧时间挖掩体和战壕,构筑工事水平不高。说明俄罗斯步兵基本功差,可能是因为习惯打机械化战争,忽视了传统的技能训练。6连在战前没有利用机械化和摩托化运输足够的弹药和建筑设备。
2.两座双管23mm高射炮没有部署在古堡的墙后,而是暴露在露天,很容易射击,但也很容易被车匪的火箭筒摧毁。
3.单纯依靠城堡防御,没有假阵地、预备阵地和机动阵地,士兵没有挖反炮掩体。第一次冲击失败后,车匪立即调集两门迫击炮,重点轰击古堡,大量杀伤俄军。
4连和6连防守缺乏灵活性,阵地太小,可能与他们部署仓促有关,但我认为主要是轻敌。
5连和6连没有利用车匪的沮丧和混乱,组织火力和兵力短距离攻击车匪。6连可以充分利用漆黑的夜晚,或者地形的优势,组织火力和烟幕,快速进攻,快速猛击和快速撤退,利用缴获的补充弹药。从电影中看到,双方的轻武器基本相同。
6、6连战场管理差,战斗还没开始,两名战士摆姿势拍照,马上被车匪隐蔽狙击手击毙,影响士气和战斗力。
7.许多俄罗斯士兵没有向石头或掩体的右侧射击,导致更多的身体暴露,被杀死。
8.战前,6连的8名侦察兵外出到阵地前的树林中,企图埋设定向地雷,但由于战斗队形不好,8人挤在半径约五米的范围内,被车匪消灭。如果这八个人派两个国际兵,分成两个三人组和一个国际组,其中国际组在前面20米左右,两个三人组跟进国际组后面20到30米,形成前三角阵型,就不会被车匪消灭。
9、没有注意及时歼灭车匪火箭筒,造成阵地围墙、高射炮等破坏。
连长10和6在发现车匪的攻击起点是战线前方的森林时,没有及时呼叫上级提供火炮支援。如果此时车匪被深炮群射击,766高地主阵地的压力会大大降低。
11,6连如果携带几门迫击炮,并配备更多狙击手,可以更有效地压制车匪。
12、6连也要尽力抓住战斗间隙,在战线前方补充地雷。
以上是电影中六连本身的缺陷。
再说说俄军的上级指挥机关。
1,俄军包围车匪,上级指挥所不了解敌情,使用兵力不足,对车匪的凶猛和战斗的残酷性认识不足,是6连伤亡惨重的根本原因。
2.在车臣内线——“疤面”已经通风报信的情况下,前指还是低估了突围的车匪实力,不曾想敌人是1500的多方集结的土匪,从而让6连独自坚守766高地。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派1营坚守比较合适。
3.车匪在766高地攻击6连时,增援力量太单薄,只出动了一个连(104团4连坐了一辆伞兵战车)和两架米-24武装直升机。机步连遭到车匪伏击,伤亡惨重;米-24直升机也被车匪击落。
4.增援的俄罗斯飞机公司战术错误,被伏击后的反应混乱。他们没有充分发挥步兵战车的机动和火力优势,脱离火箭炮的射程,或者快速机动躲避;车上步兵也未能按照步兵引导步兵战车在复杂地形冲锋的原则作战,导致增援部队伤亡惨重,未能及时突破车匪的抵抗。可见这家公司的协同战术并不好。
5.空中支援和纵深炮火薄弱。只有4架次米-24武装直升机和1团炮兵营122提供火力支援。“2月29日中午至3月1日凌晨,104团炮兵向766高地所在区域‘倾泻’了1200发炮弹。一夜之间发射了多达900发!”我觉得这个数量对于主攻方向来说是不够的。美军坚守主要防御支撑点,可为3个155mm榴弹炮营(54门)和1武装直升机营提供火力支援。
6.由于是在山区的围歼,前指没有及时判断车匪的主攻方向,也没有果断调动其他方向的俄军突破车匪主力以缓解6连的压力。反而让车匪们从容组织,一次次对6连发动大规模攻击。
7.俄军缺少一些装备,没有给6连配发夜视设备、战场雷达、红外传感器甚至必要的迫击炮等高科技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