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读什么
戊的拼音[wù]。
戊,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 wù ,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戊”的基本含义为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引申含义为指代土,如:戊方。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戊”的用法一般是指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央,如:五六者,天地之中合。——《汉书》。
戊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形声字。甲骨文的“戊”字,斧形大致不变,但字体却已开始线条化了。金文的“戊”,此时“戊”的形体开始变了,顶钩变了,斧柄弯了、脚叉成为斜线。秦篆的“戊”字,讹变更大:斧柄弯而短,脚叉弯而长,顶钩竟成为丫杈形了。于是便相沿发展为汉隶和之后的楷书“戊”。
说文解字:
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胁。凡戊之属皆从戊。莫候切。
(戊)中宫也。郑注月令曰。戊之言茂也。万物皆枝叶茂盛。律历志曰。丰楙于戊。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
六甲者、汉书日有六甲是也。五龙者、五行也。水经注引遁甲开山图曰。五龙见敎。天皇被迹。荣氏注云。五龙治在五方。为五行神。鬼谷子。盛神法五龙。陶注曰。五龙、五行之龙也。许谓戊字之形像六甲五行相拘绞也。莫候切。三部。俗多误读。戊承丁。象人胁。冡大一经。凡戊之属皆从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