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记》是否戳破你心灵的秘密?

《惊魂记》中的诺曼·贝茨亦是如此,母亲是他不断行凶的心理诱因。影片的结尾处,里士满教授分析了诺曼双重人格的形成过程。早年在父亲死后,诺曼就已经有了点精神问题,而在与他那个苛刻的母亲长期生活中逐步产生了既爱且恨的感情,因此当后来母亲有了情人时,诺曼觉得母亲抛弃了自己,以至于亲手将两人一起杀死。但在弑母之后,他又想要洗清自己的罪恶,于是偷出了母亲的尸体并保存起来,还开始以自己母亲的方式思考、说话,甚至这两种人格还能同时存在和对话。诺曼嫉妒着他的母亲,潜意识中认为母亲也同样嫉妒着他。所以,当他被其他女人深深吸引时,他人格中「母亲」的那一面就会发狂。女主玛丽昂,包括小镇上另有两个年轻女孩都是这样遇害的。

经过这么一段铺垫,影片的第二个经典桥段呼之欲出。牢房中的诺曼·贝茨脑海中运行着代表母亲人格的内心独白,表情则由不安慢慢转换为窃喜,直到浮现出一个诡异的微笑。与此同时,希区柯克在镜头中将诺曼的笑脸和他母亲的头骨叠加在一起。这个桥段既令人不寒而栗,又对诺曼这个角色难以抉择,不知该报以同情还是厌恶。正如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所说的那样,《惊魂记》之所以永垂影史,是因为它直指我们最害怕的一切——害怕一时冲动犯下大错、害怕警察、害怕杀人狂,当然,也害怕令母亲失望。由此可见,对于希区柯克这位恐怖悬疑大师而言,技法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他已然掌控了观众的心理。知道了你们怕什么,我才能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