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人的简介

隼人(はやと)是古代日本南九州地区的原住民,大和王权时期被和人当作异族人看待。“隼人”一词在平安时代初期的史料中曾多次出现。

“隼人”一词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在之前的史料中没有记载。而同为九州地区原住民的熊袭,在《日本书纪》的日本武尊相关故事中曾多次出现,但到了平安时代就消失了。因此有人认为隼人是平安时代大和王权对这些九州熊袭原住民的称呼。由于其风俗习惯与大和人有所差异,被大和人当作异族看待。大和王权曾多次管治隼人区,并将隼人迁往畿内居住。隼人多充当宫中的守护,以及艺能、相扑、竹细工等职业。山城国(今京都府)南部地区曾有一个大隅隼人的聚居区,被称为“大住”,位于现在的京田边市。

天武天皇时期(673年-686年),大和朝廷平定南九州的叛乱,统一了南九州。698年4月更是派使者前往视察,多数隼人部落服从大和朝廷统治。此后的数十年中,隼人各部相继归附。720年(养老4年),大隅隼人据守姬木城(今鹿儿岛县雾岛市国分平野北部的一座山城),大规模起兵反抗大和朝廷(史称“隼人反乱”)。大和朝廷遣大伴旅人为征隼人持节大将军率军前往镇压,一年半后平定叛乱。此后隼人完全归附大和王权,逐渐与和人融合。

由于隼人剽悍尚武,在接受了大和王权的支配之后,“隼人”成为律令制下的一个基本的官职名称,属于兵部省的被官、隼人司管辖之下。隼人成为百官名之一,在东百官中,设有“隼人助”一职。

日本学者在对自身民族起源问题的探讨中,曾提出过日本民族是一个“复合民族”的观点。他们认为,远古时期日本民族主要系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从东亚南部、东南亚包括南洋、波利尼西亚一带,顺着太平洋上的一股称之为“黑潮”暖流到达日本列岛(父系染色体O2b1)。另一部分则是从西伯利亚、满洲东北部经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穿过对马海峡、库页岛、千叶群岛抵达日本(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