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发布365张老照片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皇家园林。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完成。自那以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修扩建了150多年。整个公园占地5200多亩,在方圆有20多里。整个公园的总建筑面积超过了故宫。圆明园,人们习惯称之为圆明园,其实是圆明园、长春、蕲春(后改名万春)的总称,涵盖面很广。圆明园是一个水景园,水面占公园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山水周围有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直接以水为主题命名。比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阴月》《屈原风荷》都来自杭州西湖十景。
也有以桃花源为题材的《武陵春》、以庐山为题材的《西峰秀色》、以狮子林为题材的《叠石迷宫》、以瞻园为题材的《茹园》、以孤山放鹤亭为题材的《放鹤蹬》等,集天下胜景与名园之精华。圆明园在全盛时期,是规模空前的皇家园林,同时也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六帝,从康熙到咸丰,每年都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居住在这里,处理政务,从事各种政治活动。这一年,大殿大门两旁,曾设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场所。西北部废墟残骸中,仍能找到数组规模巨大的宫殿遗址遗迹。其中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以及供奉历代清帝像与祭祀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
就建筑艺术而言,圆明园还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风格。在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里面有?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乾隆十四年(1747?1759),建筑材料以精雕细刻的石料为主,主要景区设有各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花园的铺饰、绿篱的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有西式特色,但是楼顶则用中国特有的琉璃瓦装饰,并用琉璃砖装饰,同时采用中国传统的叠石工艺和砖雕工艺。这个时期,可以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兼具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公园里还收藏着极其丰富的举国珍宝,稀有文物,堪称东方文化艺术的宝库。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艺术价值极高。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6日至17日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烧3天3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资对万春园、福海、万花阵(欧式迷宫)等景点进行整修,并逐步恢复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