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词汇
1,火星人
火星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个新词!“有段时间u1金城迪排在挖D前面,但是4挖迷了U镇C,7天4天后才后悔莫G”。如果你能听懂这句话,那么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火星语。那么,火星人是什么?简单来说,火星文是2007年网络上流行的一种写法。这种文字通常由朝鲜语、日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生僻字和符号组成,也可能夹杂外来词和方言。如果不了解火星文的基本规则,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它的正确含义,就像看火星人说话一样,因此得名“火星文”。
2.“脑残体”起源于中国台湾省。随着仓颉、朱茵等传统输入法的出现,网民在打字时频繁出现一些错别字。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就能理解常见错别字的意思了,于是大家就默认了这种表示。
3.推手
网络推手这个词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是天仙MM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推手这个词是随着天仙MM的流行而出现的,网络推手是一个新的职业,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炒作——在网上发帖、发照片,辅以传统媒体的推广,就有可能“打造”出一个名人。这种方法风险不大,但却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4.钉子户
2007年3月,一张海报在各个网络论坛流传,它被命名为“史上最好的钉子户”。这张图清楚地显示,中间是一个挖成10米深的坑的建筑基础,一栋两层小楼孤零零地矗立着,宛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这是重庆一位网友拍摄的真实场景。随后,这个帖子引发了一场备受争议的“钉子户”热潮。早在2006年8月,一张图片在各大论坛流传,一栋破旧的两层小楼孤零零地矗立在高楼大厦和车流中。当时网友称之为“上海最好的钉子户”。
5.剩女
“剩女”是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个新词。这个词来源于人们常说的“圣人”一词,因为“剩”和“圣人”同音。那么什么是“剩女”呢?目前网络上的“剩女”指的是现代都市女性。他们大多学历高,智商高,能力强,素质高,收入高,长相无可挑剔。她们对择偶的要求往往更高,高不成低不就大多“离开”了自己,于是“剩女”一次就由此而来。
6、7、作业粉、粉丝(两个新词)
“职粉”这个词是随着各种选秀节目应运而生的。“作业粉”不是“专业粉丝”,而是专业的“粉丝”组织者。这个团体以造星为职业,组织“粉丝团”和拉票党,在各大论坛灌水,发帖“爆料”,以此来炒玩家的人气,按工作量收取佣金。所以论坛和帖子是他们的必争之地。
“作业粉”是粉丝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可以说是最好的粉丝。选手之所以能走红,是因为“职业粉”大力经营“粉丝团”,起到了关键作用。“职粉”的作用类似于传统的“经纪公司”。在2007年的几档真人秀节目中,“粉丝团”形成的规模更大,也更专业。他们有自己的logos,口号,制服,比很多成名多年的艺人还要招摇。
8.平克
Pinke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群体。“品客”指的是拼凑、拼接,“客”代表的是人。所以品客指的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完成一件事,实行AA消费。和我们平时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同,拼的是网络上的“拼”,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正是网络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品客倡导“经济、时尚、快乐、* * *共赢”的新生活方式。
现在拼的形式很多,拼房子,拼饭,拼戏,拼卡,拼车,拼旅游,拼购买,拼结婚等等。这里特别解释一下。拼婚不是同居,而是集体拍婚纱照,或者对于婚期比较近的情侣,一起拍婚纱照,一起买家具,一起租婚车,一起订酒店等。
9、烘干客户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网上的“晒工资”事件。发布者不仅公布了行业、职业、地域、工作年限等。,还列出了所有的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保险费、扣税等。,最后注明了实际金额。有些人甚至将工资单的照片发到网上,以显示信息的真实性。正是“孙薪”的迅速崛起,让“孙客”一词迅速走红。
其实“买客”这个概念由来已久。最早是从英文share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把自己的淘宝收获,心爱的东西,生活中所有的部分拿出来晒晒太阳。网上买家把所有私人信息放在网上,分享给别人,让大家评论。对于晒日光浴的人来说,“晒日光浴”也是一个通过与网友的交流来认识自己、听取意见、学习他人的过程。
10,派克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拍照,“摄影师”这个词就这样诞生了。摄影师是指通过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拍摄照片,并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以图片、视频、电子杂志等形式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传播的这样一个群体。
11~14、《山寨》、《雷霆》、《尴尬》、《打酱油》
这些词你不会陌生。这些从网上冒出来的话,现在正式收入书中。四个字从网络媒体迅速传播到其他媒体,成为近年来的流行语。
15~,裸婚,假幸福,被保护,洗脸死,经济实惠坟,柜族,楼上,一对一门...如果你最近上网、看报纸或看电视,这些词你会很熟悉。它们起源于近年来的互联网。
回想这几年的很多社会热点事件,留在脑海里的不再是长句标题,少则三四个字,多则五六个字。比如“捉迷藏”“俯卧撑”“很黄很暴力”“欺真马”“犀利哥”“孤独党”“独二代”等一些新词。虽然犀利语起源于网络语言,但与早年方便交流的缩略语相比,犀利语更具时代感,高度浓缩,是互联网时代智慧的文化产物。他们的崛起来自于广大网民的支持和追捧。
二、灭绝的淡出历史舞台,没必要,你选15。
1.露天电影院。21世纪,大多数人选择在家看DVD。
2、有学名的绘本、漫画。如今,这个集体记忆的标本已经成为民间的热门藏品。
3.公共澡堂变成了家庭浴室。
4.蜂窝煤/煤炉,有液化气和煤气,这两个物件在城市里基本看不到。
5、右派分子,1978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中共宣传部、统战部、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摘掉一切右派分子帽子的决定的实施方案》。到6月5438+065438+10月,全国各地已经完成了摘掉右派帽子的工作。
6.知青,1968,毛主席号召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快,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下乡的热潮。1979年,国务院颁布知青问题“六条”精神。随后,大量知青通过各种渠道回到城市。
7.红宝书,毛主席语录,被称为“红宝书”,曾经风靡全国,风靡世界。从1964年5月出版到1979年2月停刊,中宣部发出通知停止出版。15年内,仅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总印数就达到了65438。文革期间,人们不用吃饭,不用睡觉,但“红宝书”是必不可少的。
8.与台湾为敌,这个名词在改革开放前是很吓人的。敌台是敌人的电台。当时除了政府和党的电台,都可以理解为敌台。虽然有几个国际友人,比如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都穷到他们的电台可能连自己国家都覆盖不到,更别说把革命的声音传到中国了。
9、打倒,“文革”,“打倒”二字成了口头禅。很多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尝过被打倒和被打倒的滋味。粉碎“四人帮”后,这种斗争气氛很浓的口号逐渐被取消了。
10,粮食供应证/粮票/布票/汽油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供不应求,只能采取凭证发放的方式。
11、有两种奸商:一种是人民痛恨的——在价格“双轨制”时代,利用计划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悬殊,牟取暴利;另一种,只要他/她出售稀有物品,就叫“暴利”。
12,工分,工分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底分记忆、底分活评、定额记录、按产出计算劳动报酬。因为操作流于形式,平均主义、大锅饭普遍存在,按劳分配原则无法体现。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工作成绩都一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评功计分的办法逐渐取消。
13,一个大集体,特定时代的产物。文革期间,数千万知青上山下乡。“文革”末期,大部分知青要求回城,造成了约1979和1980的失业高峰。当时中央的政策是,谁的孩子被带走,你父母在哪个单位,你的工作安排由哪个单位负责。国企职工的子女是国企自己打包的,不能马上转为国企职工,就放在劳务公司,形成了一个工厂大集团。在市场经济时代,大部分都是改制或者破产。
14.锅饭是指在以前的国企里,各类工作岗位和单位都不按市场模式运作,待遇不与利益挂钩。不分盈亏,大家把国家的粮食都吃了,仿佛在国家的‘大锅’里吃饭。锅饭是平均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是长期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效率增长的顽疾。经济体制改革前,个人吃集体锅,企业吃国家锅,地方吃中央锅的问题非常严重。
15、电报随着固话、手机、MSN、QQ、电子邮件、电报等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电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然,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仍然是一个保留节目,但这些贺电不符合电报的最大特点——简洁。
16,雪花膏,20多年前,雪花膏是年轻女性让男人心动的唯一秘密武器。年纪大的女性不能用,否则会有“妖”的嫌疑。
17,手机,摩托罗拉3200,因为曾经是八九十年代港片黑帮片江湖大佬的标配,所以赢得了“手机”的美誉。1987年,中国第一个900MHz模拟手机网络在广东开通,“手机”因为价格高,使用费高,一度成为身份象征。手机和手机最大的区别除了信号模式,就是体积也是重量级的,又黑又重,像砖头一样厚。1996,GSM网络开通,手机越来越普及。2001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面关闭模拟手机网络。移动出口。
18,收容遣送制度,有助于理解“收容遣送制度”的关键词有:流浪、长平战场、暂住证、原籍遣返...
从“收容”到“解救”,湖北小伙孙志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自由公民,因为没有携带证件,在自己的国家被活活打死。在媒体和学界的关注下,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旧的制度开始松动,但暴露出来的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违宪审查机制等,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