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夺冠靠的是不是精神呢?你对此有何见解?
中国女排一次次夺冠,既靠精神,又不靠精神。我之所以会这么讲,原因有二。
首先,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80年代的女排姑娘恐怕都完不成训练。
电影一开篇,就浓墨重彩地介绍了80年的女排姑娘们是如何刻苦训练的。先是由吴刚老师饰演的袁伟民教练用口来挨个介绍,再用彭昱畅饰演的陪练教练陈忠和的眼来观察每一个正在刻苦训练的女排姑娘,吴刚老师的口和彭昱畅的眼,都是电影语言,白浪等饰演的女排姑娘也是电影语言,这些电影语言的运用,就是在告诉我们,80年代的女排姑娘到底是怎么训练的,尤其李现饰演的王干事带来美国已经用计算机训练的消息之后,女排姑娘们面对差距,只能加大训练强度。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这些姑娘们怕是根本就撑不下来,根本就完不成这样强度的魔鬼训练。
其次,如果没有新技术新理念的加持,光靠精神,是不足以支撑女排再次崛起的。
电影中很明确地说了,2004年之后,中国女排就走下坡路了。为什么走下坡路了?多少是因为陈忠和教练及当时的体育人太保守了,太把精神提升到绝对高度了,唱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中国女排还是在2008年输给了郎平指导的美国队,为什么?因为中国女排对?打拼?二字的理解太狭窄了,并未充分意识到?打拼?应该包括新技术和新理念,在郎平和体育界人士开会时,竟然有人提出加大训练强度、收缴队员手机这样过时的训练理念。而郎平则更注重女排精神的传承和创新,郎平把王干事当年带来的?美国人用计算机辅助训练?的行为落实到比赛中,直接用现场比赛视频来快速分析巴西队弱点,从而对症下药。如果没有这样的新技术和理念,中国女排肯定打不过巴西队。
总而言之,精神力量是一贯的,是要在平时训练中体现出来的,但精神力量不是万能的,重视精神力量时,还必须重视新理念和新技术,与时俱进,才能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