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个铁路时代的结束——与五道口、清华园站的告别之行
前些日子得知京包线部分线路要进行改造,11月份起五道口和清华园站都将成为历史,作为火车迷的我临时计划在这个月假去与这两个深深印在普通人和车迷心目中的铁路印象告别。
五道口,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是京包线从北京北站出发之后的第五个道口。虽然京包线上从这里通过的车次并不算多,但是由于从这里经过的人流和车流络绎不绝,它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著名的道口,旁边的地铁站以及周边的许多地方都是以五道口来命名的。
北京地区的车迷可以说是没有不知道这个道口的,而住在附近的人们对这里的印象更是深刻。虽然有时它会造成交通拥堵,但是这个道口早已经成为了周围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这里经过,有时就随着人群一窝蜂匆匆忙忙地走过去,有时会被拦下来等待一会儿,顺便看看从这里经过的列车。
上次我来五道口还是在2012年,当时和几个车迷朋友到北站这边来看车,之后几乎没有专程来过这里。然而今天这一趟却是来与这里告别的。
每当有火车将从这里通过,道口工都要提前去疏导交通,控制车辆通行,保障安全,让道口能够顺利封闭。巨大的车流量让这里的道口工注定轻松不了。封闭的时候这里是最混乱的,道口房前面的喇叭用极大的分贝喊着“上行有火车要来,请注意!”和“行人车辆请注意,火车就要开过来了!”,道口工也在扯着嗓子大喊,尽力阻止行人继续通行,可是还是免不了有几个身手敏捷的人乘着乱子强行通过。两边的电动栏杆终于闭合,道口工才松了一口气。
在这里通过比较多的就是S2线列车,NDJ3型内燃动车组,俗称和谐长城号。列车通过时,人们都注视着,一睹它的英姿。也有许多人拿出手机来,把这一刻定格下来。
列车刚刚驶离道口,栏杆还没完全打开,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走向道口的另一边。不一会儿,道口又恢复了刚才的繁忙,似乎那趟列车不曾来过一样。
道口旁的各种设施一直都默默地在这里。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的行人车辆,无数呼啸而过的列车,这些设施都是它们最好的见证人,也是这里繁华的见证。
我站在道口中间,向铁路的远方望去。单线铁路总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只是望着铁轨,即使道口上再热闹嘈杂,却觉得一切也都是这么宁静。
我一直在这里徘徊,回顾这里的每一处细节。也迟迟不肯离开,因为这一走即是永别。除了我之外,还有几个车迷也来到这里,有的拿着相机,有的拿着录音笔。大家都想将这些印象用某些方式记录下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了赶时间到清华园站,我不得不离开五道口。身后的五道口依旧喧喧嚷嚷,来往的行人车辆依旧匆匆忙忙,一切似乎都和平常一样。但是这些日常司空见惯的事物,以后就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了。至少,人们会记得这里,记得这里的繁华,记得这里的喧闹,记得这里络绎不绝的人流车流,记得这里呼啸而过的列车,记得这里的一切……五道口,再见!
沿着铁路旁边的小路从五道口一直往北站方向走,经过一座桥,不一会儿就能到清华园站。
清华园站其实有老站和新站之分。上世纪六十年代线路改造,清华园站的位置发生变动。现在的站址是60年代建成的,并因为2008年S2线开通而改造成高站台。
现在使用的这个站房也是2008年建的,而在它的后面是六十年代的老站房。
老站房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格,现在用做车站职工的宿舍。墙上“清华园站”四个字,写满了历史的沧桑。
新站房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这个小站来说足矣。今天这里也聚集了不少人,有市民、车迷、记者、甚至还有网络直播的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来与清华园站告别的。
原本打算在12306客户端上买清华园站的纪念票,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或许能从这里坐车去北京北站,但是客户端上怎么也买不了当天(29号)的票了。来到车站看到公告才得知,10月28号已经不能在线买票了,车站站房的售票窗口里也是人去屋空。关于停运的详细情况,公告上也写的很清楚。
不一会儿,4473次即将到站,进站口的大门也打开了。可能是因为最后几天且不能买车票了吧,在车站外等候的所有人不管有票没票都一起进入了车站,而车站的师傅们也默许我们进入。毕竟这个时候,人们都不是为了乘车,而是为了去道别。
车站的陈设与其他车站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而此时却有了不同的意义,人们都用相机记录这只属于这里的特征。
候车室的标识、钟表、告示牌等等,依然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只不过很快他们就都要随着清华园站一起退役了。
来到站台上,才发现今天来的人真的挺多的。大家都在讨论着关于清华园站的点点滴滴,都在为它即将停运而惋惜。
站在站台上向两边望去,空荡荡的股道上没有停留的列车。而且因为车站规模很小,所以只有两个站台。
不同于一般火车站,清华园站的站牌是蓝色的,这也是清华园站的一个特点。
一会儿4473将要停靠1站台,不过此时也有不少人跑到远处的天桥上去,以便更好地看见清华园站的全貌。我也跟随人群到了天桥上面去。
站在天桥上往下看,难免有种空荡荡的感觉。毕竟,将在这里停靠的列车真是来一趟少一趟。
不一会儿,4472次进站了。本务是DF4B客运型内燃机车,车迷叫它橘子。后面的车底也是最经典的绿皮,22型客车。人们连忙拿起手中的相机,定格这个画面。等到列车停稳,大家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登上列车。
真的是不管有票没票了,而且上车的时候列车员也没有和平常一样在门口查票。我上的那节车厢是硬卧代坐,即用硬卧车底做硬座车用。
此时车厢里已经堵的水泄不通,远远超过了这列车的承载能力。不过大部分上来的都是车迷,大家虽然未曾相识,却都像老朋友一样相互交谈起来。
伴随着一声长鸣,4472次由清华园站一道发车。所有人都不舍地回望清华园站,都在与它告别。还是那句话,尽管恋恋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清华园站,再见!
恐怕火车上这样多的人,也只有春运时会出现同样的场景。人们都在向车厢外张望,再好好看看这条线上的一切。
从清华园站到北京北站,列车要走4公里,用时不过是7分钟。但就是这7分钟的时间,足以让乘坐了这趟列车的人们终生难忘。
这时列车长和列车员来给乘客补票,我想到这是我拿纪念票的一个绝佳机会,于是立刻去补。当时已经有不少人围在那里,都是要补票的。这不仅仅是为了留作纪念,更是对铁路的一种尊重。我想,大多数人补票的目的,可能都是为了纪念吧。虽然我们一行仅有2人,但是我补了3张票。我打算把这3张连在一起的票永久收藏,这也是很有价值的。
很快,列车抵达了北京北站。大家有序下车,到站台上去看机车摘挂。
当然,许多人也借着这个机会去和机车合影,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大车和师傅们熟练地给机车摘了挂,只不过这样的工作很快就没机会在这里进行了。
摘挂之后,机车准备折返,人们纷纷拍照留念,还有人向大车挥手告别。
到此,我今天的行程就全部结束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因为学业等种种因素吧,一直没能有机会做与铁路有关的事情。这次告别之行,我的感触颇深,毕竟差一点我就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我也曾经送别过当年的6417,只不过那时还小,体会不了那么深刻的感情。如今中国的铁路发展迅猛,我们也难免要送别那些老去的事物。总之,五道口和清华园站就这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与美好的记忆。那列叫做回忆的列车,载着五道口和清华园站,一直驶向远方,驶向我们记忆的深处。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