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彩虹桥的“四不准”
綦江垮桥,40人殒命引发了一场新闻大战,重庆 传媒在第一时间几乎全部介入,以人民日报、新华社、 中央电视台为首的国内传媒记者,也纷纷云集綦江,抢 发消息。綦江垮桥事故一时成了国人更是綦江人的焦点 话题,话题指向多半是垮桥原因、质量问题以及桥梁工 程背后的黑幕等等。
针对这种情况,綦江县的某些人采取了一系列封锁 消息、堵塞言路的措施。记者调查了解到,1月5日, 分管纪检的县委副书记杨昌茂召开各部委负责人会议, 明令各单位“管好自己的口”。1月6日晚上,綦江县 委书记张开科、副书记林世元召开了县属各部、委、办 、局负责人紧急会议,会后各单位在深夜10时左右又 召开全体职工紧急会议,传达张、林“四不准”的指 示:各单位所有职工,必须坚守岗位——
一、不准参加围观,对闹事的死者家属,通过亲朋 好友,做好疏导工作。
二、不准议论彩虹桥之事。
三、不准误传彩虹桥坍塌原因,现在报纸搞误导。
四、不准谈这个人有问题,那个人有问题。
会议还强调:彩虹桥坍塌,听候审查。有问题,该 谁负责就谁负责。职工不听招呼者,要坚决处理,严重 者,开除公职。
这一招很灵。从1月5日下午,中央某新闻单位记 者被强行挡出事故现场开始,记者在綦江的采访越来越 难,以至记者出现在哪,哪儿的气氛就紧张。
1月8日早晨8点半,天津《今晚报》记者在綦江 县邮电局一代理点打电话时发生了一场不愉快的对话:
对方问:“长途?短途?”
记者答:“长途。”
问:“哪里?”
答:“天津”。
对方答:“不给你打。”
记者问:“为什么?”
对方答:“就是不给你打。”
一句话,干部、群众都怕,怕被某些人秋后算帐。 许多记者也因此早早就撤出了綦江。
即便是那位向记者提供“四不准”会议纪要的在职 干部,临离开宾馆时也叮嘱:“我没有见过你们,我什 么都没有谈过。”
另一位来向记者反映綦江“建行”大火、“八七” 洪灾、古南镇(县城所在地)城建规划等系列问题的老 同志不无自嘲地说:“解放前,我就是地下党员,现在 还在地下活动。”
说到底,“四不准”这一招还是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