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人工心脏移植980多天的年轻妈妈:没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你咋看?

“我时刻提醒自己,有它我才能活,没它我就活不了。”34岁的武汉女子廖翠无论去哪儿,都会随身携带一个粉色的包,包里没有钥匙,也没有口红,而是一块供她心脏运行的“发动机”,另一端通过细细的导线连接她嵌入左心室的泵。2022年5月9日是廖翠接受人工心脏移植的第984天,她的心脏已无法正常跳动,只能靠这个植入身体的血泵来为自己“发电”。

记者采访时,廖翠说这颗人工心脏可以让她的生命延续十年左右。机器老化后,她还要另做打算,她把自己称作“幸运”的人,“我在医院经历过两次猝死抢救,连喘气呼吸都很困难。出院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像一个倒计时,没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

人工心脏植入是治疗心衰病人的最后治疗手段之一,人工心脏实际上是指植入式的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性的心室辅助装置还可以分为左心室辅助装置、右心室辅助装置以及双心室辅助装置,但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病人属于左心功能不好,因此左心室辅助装置使用较多,双心室辅助装置虽也有使用,但长期效果较弱。

人工心脏植入和活体心脏移植虽都属于治疗心衰的手段,但目前国内人工心脏植入都是使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取代左心的功能,而活体心脏移植,即人们常说的“换心”,是用另外一整颗心脏取代原有的心脏,无论左心还是右心都被新的心脏取代。这也使得两种治疗手段的适用范围不同。人工心脏植入不太适用于右心功能差的病人,左心室辅助装置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效果差,且术后管理十分麻烦。

最终她的坚持得到了反馈,这一次廖翠是“幸运”的。苏州一家医疗科技公司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只要廖翠和家人同意,即可参加此次试验,她马上答应下来。廖翠说,她没有害怕,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这或许是她能活下来的最后机会,“没有经历过我们这种情况的,可能不会像我这么对生命充满敬畏。我在医院经历过两次猝死抢救,连喘气呼吸都很困难,我想得开,没有它我就活不了。”

最初廖翠以为的人工心脏移植,是把自己衰弱的心脏取出来,换成一颗机械心装进去。听完医生介绍后,她才发现并没那么简单。目前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全人工心脏。全世界医学领域常用的是第一种,机械心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个部分构成,廖翠所移植的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就属于这种,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径50毫米,重量不到180克。

人工心脏是一个高速旋转的叶轮,可以将其简单地想象为一个甩干机,高速旋转的人工心脏可以产生离心力,将左心室里的血液抽进机器当中,再将血液从机器中甩出去,被甩出的血液将通过管道进入主动脉。简单来说,左心辅助装置取代左心室的功能,将血液从左心室泵到主动脉。

因此,廖翠改掉了她定期外出旅行的习惯。2022年5月,她实在太想去外面看看,爱人请了个长假陪她,两人从武汉出发,自驾9个多小时到恩施利川,不过考虑到她的身体原因,这趟旅行没敢走太远,甚至连湖北省都没出。

传统的人工心脏有机械轴承装置,机械轴承会产生磨损,继而产生热量,磨损产生热量就会对血液造成破坏。新一代的人工心脏采用磁悬浮技术,叶轮漂浮在血液中,没有机械轴承。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在耐久性更好的同时对血液的破坏非常小,此外,引发脑血栓的概率也非常低。

为了“养心”,廖翠的生活作息特别规律,早上七点起床,送孩子上学,做完微商代购,中午一定会预留1小时的午睡时间,到了晚上十点半,按时上床休息。人工心脏的体外电子箱有两块电池,一块用来血泵发电,一块留着备用。女儿甜甜格外乖巧懂事,电子箱一旦发出缺电的提醒,她就会急匆匆地跑过去,给妈妈拿来备用电池。她还知道妈妈怕水,每次走到河岸边,就让妈妈走在离水远的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