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斩蛇出自哪里

李寄斩蛇出自哪里,具体如下:

李寄斩蛇传说,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民间文学,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少年女英雄李寄,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人,战国时期为保护乡民,英勇斩蛇、为民除害,李寄斩蛇的故事被历代文艺家所热衷于再现与描摹,其中以东晋初史学家干宝小说集《搜神记》中所著之《李寄》犹为著称。

李寄斩蛇传说生动地体现了将乐少女英雄李寄为民除害的精神和机智的品格,反映了人民大众与邪恶、灾害作斗争的愿望,加之故事情节奇崛,人物生动丰满而受人们喜爱。

2017年1月11日,“李寄斩蛇传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描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迹,热情赞颂其不畏凶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无能、草菅人命。

故事情节虽较简单却很完整,叙事也井然有序。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事件,展开矛盾。闽中庸岭,有大蛇为害,郡县官吏束手无策,还听从大蛇的意旨,残忍地以童女祭蛇。累年已用九女,蛇害依然。

其次,写将乐少女李寄不顾父母反对,挺身而出,主动应募。再次,写李寄斩蛇的经过。她事先“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做好周密安排、充分准备,表明她不信邪,不畏凶残,对即将到来的拼斗胸有成竹。届时她“诣庙中坐,怀剑将犬”,沉着应对。又“先将数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设巧计引蛇出洞。

乘大蛇“啖食”之际,放犬“啮咋”,自己从后奋力砍杀,终于为民除去一大祸害。斩蛇的过程,既表现了她的机智,也表现了她的勇敢。复次,写她入穴寻得九女髑髅,叹其怯弱,哀其不幸,自然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于是寄女缓步而归”,寥寥数字,传神地表现出这个少女从容自信的情态和气度。在叙事中,李寄的勇敢机智和官吏的懦怯无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文章对李寄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能抓住情节的展开来表现,人物形象鲜明。

文章最后写越王“聘寄女为后”以及对其家人的奖赏,在情节结构上有画蛇添足之嫌,削弱了李寄斩蛇除害的社会意义。李寄与父母的对话流露出重男轻女的倾向,也有损李寄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