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巴西国宝级电影让我哭死了。
大中央车站
巴西|法国|剧情| A片8.7
这部电影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电影之一”和“巴西的国宝电影”,获得了55个国际奖项,包括金熊奖,而《摩托车日记》也出自世界知名的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之手。塞勒斯的特点是温和的人道主义,深刻的时代反思和复古的镜头色彩。他的作品大多着眼于当地基层,关注贫穷和混乱,表达救赎和寻找的主题。
电影简介
故事从里约热内卢郊区的火车站开始。独自生活的退休女教师朵拉,在站里收费帮忙写信维持生计。她会把看不顺眼或者为了省钱不寄的信撕了,甚至会和闺蜜公开读信的内容取乐。她是一个世故而冷漠的人。一个名叫安娜的女人带着她的儿子约书亚给她的丈夫耶稣写了一封信。当她回来时,安娜死于一场事故,约书亚被迫在车站附近徘徊。经过一系列事件,多拉决定陪约书亚去东北寻找他从未谋面的父亲。在和约书亚一起搭便车北上寻找父亲的过程中,两人相依为命,朵拉冰封的心慢慢温暖起来。
电影细节
女演员的演技真的很好,一会儿让你牙痒痒,一会儿让你觉得这个老太婆真的很可爱。她会在约书亚被地头蛇盯上的时候救出他,带他回家;第二天还会以1,000元卖给黑心收养机构。在知道机关其实是卖器官的之后,他会不顾一切的把他抓出来。最好笑的一幕,她冲着约书亚喊他偷便利店的东西,然后她去便利店偷更多的东西。
因为冷漠的亲子关系和贫穷的生活,朵拉对人性和亲情的看法非常消极。在约书亚眼里,即使从未谋面,他也总是以父亲为荣,而朵拉却不屑于此。她对他父亲的印象很不好。在她看来,无论是耶稣还是公交车上的那个人,都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合格,更何况是耶稣,他已经十年没见过自己的儿子了,结果却出人意料。
影片中有很多小细节。两次给人写信形成鲜明对比。在里约车站,人们的信中充满了对分离和背叛的抱怨。在旅途中,信的内容都是满足和感激。可能是小城市的人相信虔诚和富有的精神,也可能是朵拉的心情悄然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展现自己人性好的一面,不再忍心破坏沟通的桥梁,拒绝了约书亚把所有信件都扔掉的做法。第一次,她全部发了。
满满的细节,满满的情绪,两个人的对话也超级可爱。真的是不可多得的诚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