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为什么不打清朝?

其实蒙古和清朝打了一百多年。只是最后的结果是清朝的胜利,三个蒙古人都投降了清朝。明朝末年,蒙古分为三个部分:沙漠以南有16个蒙古部落,沙漠以北有12个蒙古部落,沙漠以西有5个蒙古部落。按照地域划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其中漠南蒙古的力丹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

第一,清朝与漠南蒙古的战争

明朝万历年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在东北建立了后金汗国。为了镇压明朝反叛的努尔哈赤,一度想扶持漠南诸蒙古部对抗后金。当时在漠南的蒙古人中,察哈尔是最强大的,李格丹汗有数万精锐骑兵,对努尔哈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开始全力对付漠南蒙古,断绝明朝外援。

公元1632年,皇太极从东北率军远征内蒙古,彻底击败了蒙古骑兵在力丹汗,迫使察哈尔西进青海。1634年,逃往青海的力丹汗病死。他死后,察哈尔群龙无首,于是全部被皇太极吞并。此后,漠南16个蒙古部落全部向女真投降。原来明朝依靠漠南蒙古牵制女真的计划落空了,那些投靠女真的蒙古铁骑反过来成了明朝的边患。

第二,清朝与漠北蒙古的战争。

北蒙古有12个部落,又称喀尔喀蒙古,是现在蒙古人民***和国的祖先。北蒙古远离中原,以沙漠以北的广大地区为主要放牧地。当漠南蒙古逐渐被清朝所灭,漠北蒙古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于是作为藩属向清朝进贡,并保持着每年进贡一次的习俗。

清朝入关以来,一直非常重视与漠北蒙古的关系,希望以此作为对抗俄国的屏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准噶尔汗国的军队开始进攻漠北蒙古各地。北蒙古并不想投靠北方的俄罗斯帝国,而是选择投降清朝,寻求庇护。清康熙三十年,漠北诸蒙古部首领与康熙帝通过“多伦诺尔联盟”宣布归清朝管辖。从此,清朝真正统治了外蒙古地区。

清朝在外蒙古地区设置了乌力雅泰将军,直到清朝末期,外蒙古才独立出去。在清朝设置的13个地方将军中,只有5个将军享有属地管辖权,分别是乌里雅苏台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将军、盛京将军、伊犁将军。

第三,清朝与漠西蒙古的战争。

与漠北蒙古相比,漠西蒙古因为距离中国战乱更远,所以发展稳定。西蒙古原来有五个部落,到了清朝只剩下四个。4、准噶尔部演变为统治新疆和中亚的准噶尔汗国;和硕部落演变为统治青海和西藏的和硕汗国。与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相比,漠西蒙古要强大得多,对清朝的威胁也更大。

鼎盛时期,霍霍汗国有青海、西藏等地,与清朝关系比较友好。世宗雍正年间,清朝派大将岳钟琪、年羹尧等人占领青海,剿灭了反叛的和硕特部落,但没有灭和硕特汗国。乾隆年间,准噶尔汗国攻打提

早在17世纪下半叶,准噶尔汗国君主噶尔丹就勾结沙俄进攻清朝。结果被康熙打败,回到西北。康熙在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中击败了噶尔丹的10万大军,之后逐渐占领了漠北各地。噶尔丹自杀后,准噶尔部落建立的准噶尔汗国依然存在,并长期敌视清朝。直到清朝uutv5乾隆年间,准噶尔汗国陷入内乱,清朝派出两支十余万人的军队取西北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并在那里设置伊犁将军。至此,漠南、漠西、漠北三大蒙古军全部投降清朝,清朝疆域达到顶峰。

谁说蒙古不和清朝打仗,蒙古却和清朝打了一百多年?

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区的蒙古部落分为三部分:漠南蒙古、漠北哈尔卡蒙古和莫西额鲁特蒙古。北莫卡尔卡蒙古分为吐谢图可汗、扎萨克图可汗和车臣可汗。莫赫鲁特蒙古分为准格尔部、和硕特步部、图尔胡特部。

在清朝入关之前,漠南蒙古一直依附于清朝,接受其封号并与之保持关系。喀尔喀蒙古、额鲁特蒙古诸部也与清朝关系密切。如喀尔喀则的车臣、土舍图、扎-萨克图领主,从崇德三年起,每年都要向唐太宗进贡一匹白骆驼和一匹白马,称为“九白之贡”。第二年,青海额鲁特蒙古和硕部大臣古崇德也向皇太极进贡。因此,无论是喀尔喀蒙古还是额鲁特蒙古,都已经与清朝保持了宗藩关系。

17世纪中叶以后,漠河鲁特蒙古的准格尔部逐渐强大。在高尔丹统治时期,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康熙十六年,出兵攻灭迁至青海的和硕特部。次年,利用后部伊斯兰教徒内部纷争,占领天山南路叶尔光,占领哈密、吐鲁番,控制河西走廊西部,不断干涉漠北蒙古事务。为了实现其独立政权的野心,加尔丹与俄罗斯勾结。不断占领蒙古其他部落地区。

面对噶尔丹分裂势力的威胁,康熙皇帝三次亲征,消灭噶尔丹势力,噶尔丹服毒自杀。蒙古各部回到原来的地方。

加尔丹死后,他的侄子不断扩大势力,入侵周边地区,走上了叛乱之路。清政府出兵征服,经过苦战,打败了噶尔丹侄子的势力。

高尔丹的侄子死后,他的儿子不服从清政府的命令。1729年,雍正帝派兵攻打他。当时他开始要求停战,清政府同意了。

乾隆年间,准格尔内部又有争斗,后来被乾隆平定。

100多年来,蒙古各部叛乱时断时续。后来清朝在蒙古设置将军、参赞,派兵到科布、乌里雅苏台等地,加强对蒙古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