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五娘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戏曲故事又使民间传说更富传奇色彩,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上的陈三是泉州河市人,五娘是广东潮州人,传说中的陈三五娘最后回到泉州。在陈三的家乡河市一带,至还流传着与陈三五娘有关的风物和故事。
据清潮阳人郑昌时《韩江见闻录》记述,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决意求婚,与当地武秀才林大閟(谐称林大鼻)发生纠葛,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明代泉州传奇文言小说《荔镜传》(祖本)--明代嘉靖前《荔枝记》演出本--明代嘉靖《荔镜记》演出本,到现代形成脍炙人口的梨园戏《陈三五娘》演出本,陈三五娘传说不断充实,后来又成了多项文学艺术创作的泉源,衍生了曲艺、舞剧、话剧、长篇小说以及电影戏曲片、故事片等文艺形式,并且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课题。
陈三五娘传说具有文学价值、人文价值和民俗价值。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天仙配、孟姜女、梁祝等爱情悲剧不同,为追求美好爱情,陈三以一介书生,隐瞒身份,甘心为奴三年,黄五娘敢于与封建礼制决裂,与心爱的人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与命运抗衡的精神,寄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符合“人民群众已经形成固定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给人以美的享受。
陈三五娘传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瑰宝,其思想内容同人民大众的情感相通,在海内外,尤其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闽南文化圈,有广泛影响。梨园戏《陈三五娘》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陈三五娘传说几乎被定格在银幕和舞台上,有关研究成果也鲜为人知。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戏曲文化遭到严重挤压,陈三五娘传说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正渐渐被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