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本书最让你喜欢的是什么呢?
我本来想说我最喜欢的是余华《活着》中那平凡又盛大的哀思,那麻绳只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的无奈。
而后我灵光一闪忽地又想起了早前柴静那句:记者提供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
在这个充满太多主观臆想和推断的世界中,我们仿佛都被一些只言片语和不完整的所谓的证据所“威胁”和“绑架”,大家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推断,主观没有错,错的是以此为代入,从而夸大渲染将自己的主观顺理成章的变成大家的***同意识。而在柴静前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真真切切的体现在这本书中,就像看过的书评所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这本书中每个人都深深地嵌入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是旁观者,他人经受,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看见》,我们需要看见,由此我在初中时这本书便成为了我逢人必推的一部书籍,当然在文学的世界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在我的心中,《看见》一定是真实的,细腻的,最能触动我内心的一本。如果说“真实”是对这本书最准确的定义,那么“柔而不弱,哀而不伤”一定会是它的内涵。它伊始于柴静最初成长那十年的跌撞,却不因她初心的磨灭而消失,就像我们追求理想途中所付出的努力,看不见但一定存在过,书不仅仅折射她当时的内心,也一定在某个时刻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用这平凡又真实的每一件小事告诉我们,不忘初心,警醒我们,勇敢坚强,每走一段路,一定要回头看看来时的是否仍旧清晰可见,未来的路是否仍旧是我们想要的那条明媚的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