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考古的史前地震遗迹

意大利的庞贝古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灾难遗迹。这座古罗马时代的名城,因当时维苏威火山的突然爆发严重受灾而毁灭。实际上,历史上因洪水等自然灾害毁灭的古代遗址更是不计其数,这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也是颇为惨烈的。此外,还有一些沉入水底的遗址,不一定是由于洪水,但有可能因遭受了地震等地质灾害而在陆地上消失。

据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史前时代,中国青海民和县的喇家村,就发生了地震和洪水双重灾害现象。考古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们经过不断深入发掘和考察,找到了发生洪水和地震的大量证据,确定了地震在喇家遗址古村落的毁灭中起了最初的主要破坏作用,而后黄河大洪水则完全覆没了这个史前聚落。

在喇家遗址若干房址里发现:不少人骨的姿势异常或有明显骨折现象:他们被埋没于房址里,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展现出当时地震灾害的强烈影响和惨不忍睹的景象。同时,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地震灾变现象。比如,有大量地震喷砂、地裂缝,因地震导致的地层塌陷、错位、起伏等,以及史前建筑和墓葬的变形、坍塌、错缝,开裂等。因喇家遗址存在广泛的震灾和洪灾现象,有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

喇家遗址的发现,转变和发展了地震考古的概念,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发掘深埋在地下的地震灾难的古遗址,来开展地震现象的考古研究,而且这还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地震资料。

目前看来,古地震研究与地震考古的结合还很不够,喇家遗址还没有专门研究地震的科学家来直接参与工作,我们迫切需要双方加强相互交流、合作,促进中国地震研究的快速进步和更大发展。

当然,地震和地震科学是变化多端、极其复杂的,我们对地震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距离科学准确的预报地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技术和经验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以各种方式记载和存在的古代地震资料是值得我们充分汲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