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

“新浪潮”电影主要是表达个性。

特吕弗的《四百首诗》(1959)是较早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的方式描述了童年的悲惨经历。他信奉所谓的“不连续哲学”,认为生命是松散的、不连续的事件的组合。他否定电影创作中传统的完整的情节结构,用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的情节。

葛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手法而闻名的“破坏美学”代表人物。他的电影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竭》(1960)就是他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法国新浪潮电影是指1958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法国的新电影生产和创作倾向,新导演中有不少是电影手册杂志的影评人。

包括让·吕克·戈达尔、弗朗西斯·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雅克·里维特等重要导演。,大多崇尚个人原创,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了“作者论”的风格主张,在题材和手法上与传统电影有很大不同。代表作如让-吕克·葛代尔的《精疲力竭》和弗朗西斯·特吕弗的《四百次罢工》。

主题和影响

非政治电影。人物仿佛随风来到人间,随风在人间游荡,随风而逝。筋疲力尽就是这一点的最好说明。否定传统道德观念的电影。它的成就之一就在于克服了某种禁锢,试图描写男女和爱情的真诚,揭露虚伪。

他们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善恶的观念。他更喜欢回忆、遗忘、记忆、发明、想象和潜意识的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心理过程和心智过程搬上银幕。描述人的责任感和自我罪恶感,记忆总是和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

“新浪潮”不仅推动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元化,也引发了欧美国家现代主义电影思潮的第二次崛起。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