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广告运作流程
拍摄一部广告片相当复杂,拍摄前的准备尤为重要。拍摄前准备工作往往会影响拍摄效果。1) 影视广告制作的人员配备:根据我国广告业的实际情况,广告制作人员一般包括:广告创意负责人、广告制片人、导演、摄影师、灯光师、美工师、道具师、服装师、化妆师、模特、演员、(作曲、音乐、音响编辑、配音演员)。一条广告片的拍摄,需要方方面面专业人员协作完成。因此,拍片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相应的制作班底。各组人员在拍摄时者有不同作用:
导演组:导演、导演助理、拥有至高的领导地位,负责指挥工作与全片监控。
制片组:制片,制片助理、相当于管家,负责整个广告拍摄过程中所有人力物力的安排及调控。
美指组:美工、美工助理,负责场景的设计,反搭制监控及外景的布剧等、并在拍摄过程中以视觉导演的身份配合导演对画面进行控制把握。
摄影组:摄影指导、摄影助理、副摄影、吊臂操控员,负责配合把握镜头的运动轨迹与光源、焦点、景深等的变化。
合成组:镜头匹配师,负责即时对现场拍摄素材与背景素材的抠像合成。
灯光组:灯光指导、灯光助理,负责灯光布置的调整控制。
机械组:风控师、机械师、吊索工程师,负责拍摄现场的器械、电力、维修工程。
道具组:道具师、道具助理,负责制作预备相关的拍摄品以及摆设工作。特技组:替身演员、吊索控制队,负责调试操控吊索的运动轨迹与保证演员安全工作。
演员组:主角、配角、群众演员,负责出演剧本相关人物角色。
服装组:服装师,负责演员服装的制作与更换。化妆组:化妆师,负责演员的现场化妆、补妆与卸妆。
服务组:茶水餐饮服务员、跟场清洁员,负责摄制组的餐饮及场景清洁维护工作。
制作班底确定后就得碰一碰,相互交流一下。
2 第一次PPM会(拍摄前准备会):创意说明、制作方案的研讨、参考资料的筛选。由导演、美术指导、主创人员、摄影指导、制片***同召开前期创作会议,对创意脚本进行分析,美术指导确定色彩基调,并提出一系列的执行方案,由摄影指导、制作总监根据丰富的执行经验提供可行性分析与技术预见,最后确定制作方案,如:用棚景拍摄与数码合成的手法执行制作。导演根据提供的素材镜头的运动轨迹或直接根据创意文案,设计出一系列的拍摄故事版。当故事版绘制出来后,复印多份,相关人员人手一份。
第一次PPM会后,开始各司其职,做好以下准备工作。CASTING(试镜、选演员)、外景选择、场景设计、造型设计(试妆)。
3第二次PPM会:景点落实、内景搭制、服道准备、后期预备。
在会上,制作公司就广告影片拍摄中的各个细节向客户(或广告公司)呈报,并说明理由。通常制作公司会提报制作脚本、导演阐述、灯光影调、音乐样本、布景方案、演员试镜、演员造型、道具、服装……等有关广告片拍摄的所有细节部分供客户和广告公司选择,最终一一确认,作为之后拍片的基础依据。
4拍摄前最后准备:在进入正式拍摄之前,制作公司的制片人员对最终制作准备会上确定的各个细节,进行最后的确认和检视,以确保广告片的拍摄完全按照计划顺利执行。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场地、置景、演员、特殊镜头等方面。另外,在正式拍片之前,制作公司会向包括客户(广告公司)、摄制组相关人员在内的各个方面,以书面形式的“拍摄通告”告知拍摄地点、时间、摄制组人员、联络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