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大文豪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
在现代有很多人为了高考奋斗了很多年,但是在高考的时候却不能得到理想的成绩,不过在平时的成绩还是很理想的。还有一类同学就是在某一方面具有特别出彩的能力,可是学习就是不能怎么样,所以就无法通过高考,那么在古代也是有同样令人头疼的学生,他们可以说是屡试不第,但是最终却成为了大文豪,这些人都有谁呢?
第一位,韩愈。
韩语是唐代八大家之首,也是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之一,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大文豪却曾经六次参加考试,都获得了失败的结果。然而他却在中国的文坛上留下了让人惊叹的一笔,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大文豪。那么是因为韩愈的文章写的不好呢?当然不是,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文章不讨老师的喜爱。这就相当于现在参加高考的同学并不是学习不好,而是这套题不适合。
第二位,金圣叹。
金圣叹被后人称为明朝末期,清朝初期的一个文坛奇才,为什么这样说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的脑洞很大,据说有一次的试题为?,而他却给了一个很奇葩的回答,竟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的和尚,然后加了一把剃刀。正是因为如此,他三次落榜,然而三次落榜之后,他专注于文学批评之后名声大噪。
第三位,蒲松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谁能想到能写出如此经典作品的人,竟然是一个屡次落榜的人呢?据说他在科举的道路上屡战屡败,除了考中一次秀才之外,他在后面数十年间又参加了十几次乡试,但是每次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