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是什么特殊句式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是表原因的为动用法。
这句话的大意是:古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其中的两处“受之”都是为动用法,应该译为“为之而遭受”,宾语“之”是动语“受”(实际上是“受饥”、“受寒”)的原因。
这句话在《管子·轻重甲》中写作“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这里的“为”是因为的意思,是明显的表示原因的句式。而“或受之饥”与“民或为之饥”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句式不同,可见“或受之饥”确实是表原因的为动用法。
表原因的为动用法动词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语赖以产生的原因。
为(w6i)动用法所表示的是这样一种动宾关系:宾语表示目的、原因、受益者,即主体(主语)为了客体(宾语)而发生某一动作。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关系,如:“打扫卫生”即为了卫生而打扫,“忙考试”即为了应付考试而忙碌。为动关系的“为”是为了、替、给之义,读去声。王力先生早提出了为(w6i)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