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的来源? 最早的地图显示于那个小说?

关于固始县名,明嘉靖固始县志记载:“史记正义日,孙叔敖以寝丘土寝薄取为封邑,李通慕叔受邑,光武嘉之,改名固始。臣按:县名日方此,岂因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可见,固始县名是取“坚固通始”之意,由引沿用至今,已有近二千年。

历史上固始辖区面积变化较大,但中心区域相对稳定。西汉李通时代,固始是大候国,食四县租税,境域既大,从而奠定了固始后世疆域基础。据明代固始县志葛臣按:汉固始国境,东寿春,南麻城,西安阳(今商城县、潢川境),北颖息,轮广斥大,以侯李通”。唐代,期思县并入固始,宋代商城并入固始,固始属治进入最大时期。明成化时十一年(1475年),复置商城,县境复如唐代。当时,固始辖5乡、49里、70村。清代,实行乡、里、保、甲制,固始辖4乡、24里、116保。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固始县志》记:固始边境,东至大山铺(安徽霍丘境内)、南至瓦庙集、西至春河、北至往流、东南至金家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水库淹没区)、东北至三河尖、西南至李家集(商城境内)、西北至张庄(淮滨县境内)。 民国21年,区划调整,固始所辖的金寨、李桥二保及长江河保的一半划归安徽省立煌县(今金寨县)。

建国前后,又多次进行区划调整,但都为局部调整。建国初期,固始属潢川专署,1952年信阳、潢川合并,固始属信阳所辖至今。1962年,固始县西北的张庄、期思二区划入淮滨。目前,全县辖9镇23乡601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946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