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斗草
端午节斗草是因为在南方,五月之初,时为仲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悬艾叶、菖蒲于门前,可借助它们挥发的气味,消解细菌。
斗百草,源于周代。《诗经·周南·芣菅》说的就是斗草之戏。到了南北潮,南方渐渐把斗百草演变为端午的文化娱乐风俗。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端午节斗百草,不但民间玩,宫中也玩。
《刘宾客嘉话录》记载:“中宗朝,乐安公主五日斗草,欲广其物色,令驰骑取之。”说的是乐安公主为了赢得斗百草,端午前就令人前往南海取“美须”来斗草。
古代斗草
古时端午斗百草,“武斗”的大都是儿童,清朝,宫廷画家金廷标画了一幅《群婴斗草图》(此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的就是清代一群孩子在湖石花草丛间斗草嬉戏。此画上有乾隆皇帝的题诗及落款,题款时间是乾隆二十九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