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电影《狗村》2000字

道格维尔:颠覆整个人类价值观的电影。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道格维尔》(又名《夜之变奏曲》)应该是近十年来最让我震撼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2003年拍的,但是我是2009年底看的。我的信息太闭塞了。幸运的是,阅读如此伟大的作品永远不会太晚。

看完电影,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导演应该被枪毙。我最好执行死刑。拿着枪的手,我不会让它颤抖的。就像电影里女主角枪杀男朋友一样,我会那么干脆利落。但在我拍他之前,我会趴在他脚边,压肩耸臀,先敲九下头。

磕头是因为他无与伦比的才华。他因为颠覆性的想法被枪毙了。所谓“庆父之死,路南未尽”。如果冯·泰尔导演不死,似乎全人类都会在他赤裸裸的胁迫下羞愧而死!据说《道格维尔》只是他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这个疯子接下来还会执导哪些作品?

这部电影是同事推荐给我的。原因是性学家李银河给这部电影写过评论。但是他没有亲自看过,我认为这是一部有点乏味的舞台剧。一开始我也觉得以戏剧的形式拍摄是导演省时省力的一种方式,但我很快发现这是导演最伟大的地方之一。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形式可以完美表达这部寓言般的电影!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核在这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导演之所以不在一个真实的村庄开始故事,是为了让故事发生的地点变得模糊不确定。毕竟“道格维尔”这个舞台其实是一个人性的试验场,人物并不局限于“道格维尔的村民”,任何人都可以演。

看完电影,整个人绝望的要死。傻在电脑前半段发不出声音。过了很久我去查了李银河女士的影评。我以为她会和我有同感,结果我失望了。对性学有独到见解的李银河女士,在本片面前展现了自己肤浅的一面。如此伟大的作品,她居然认为只是对穷人的一种审判和排斥,从而认为穷人是卑鄙可耻的,不值得讴歌。如果是这样的话,2009年平安夜的一个不眠之夜又有什么价值呢?

道格维尔:人类社会的缩影

如果只把道格维尔当成贫民窟,那就低估了导演的格局。显然,冯泰尔把道格维尔视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孤独寂寞的道格维尔,有点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马贡多,也像我们生活的宇宙中的一颗小行星。道格维尔的村民不坏,但也不是特别好。大家都不是很有钱,但也不是那种要命的穷。镇上每个人实力相当,才能和平。这样的村镇应该什么都有,不仅美国有,全世界都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似乎道格维尔的人们会尽职尽责,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但是主角格蕾丝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格蕾丝被冥界追杀,想躲在道格维尔,成为道格维尔的局外人。道格维尔的人们同意让她留下来,因为她的美丽、友好、热情和乐于助人,她愿意接受一些模糊的威胁。《道格维尔》中的格蕾丝有点像电影《天使艾米丽》中的艾米丽在她的社区里。按道理,格蕾丝完全可以像艾米莉一样,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把一个平庸的社区变成人们生活的天堂。起初,道格维尔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但最终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原因是我不认为《天使艾米丽》的导演比冯·泰尔对人性更乐观,而是认为格蕾丝的情况和艾米丽不同。艾米丽是社区的一员,但格蕾丝不是。用学者伍肆的话说,是道格维尔的人们掌握了伤害格蕾丝的合法权利。格蕾丝也想用内心的阳光照亮整个道格维尔,就像艾米莉一样。但是道格维尔的人们并不感激。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格蕾丝是在兜售她生存的权利。因为这个想法,格蕾丝最终成为了道格维尔的奴隶,道格维尔的所有男人都可以随意强奸她。汤姆是唯一一个没有接管她的人,他很难过,觉得自己被自己轻率的道德优越感伤害了。而一旦这种优越感不复存在,伤害到女友格蕾丝,他比道格维尔的任何人都来得更彻底——向黑社会老大汇报。显而易见的意思是牺牲恩典来换取道格维尔的和平。大家都能看出其中隐藏的含义。一个是摧毁格蕾丝的身体,让道格维尔没有人能从她身上获益,在道格维尔获得平等的权利。二是通过报恩谋求高额报酬。

至此,道格维尔人隐藏的上帝不以为耻的七宗罪在generate中出来了: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好色!

事实上,业余作家汤姆一直致力于道格维尔的道德建设。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年轻人不是那么野心勃勃,说得多做得少,他会像格蕾丝一样,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道格维尔的每一个人。道格维尔感恩的人会不会以他为榜样,从此把道格维尔变成一个美好的家园?这不是不可能的。艾米莉就是一个例子。

那么问题是什么呢?

这发生在格蕾丝身上。性格方面,Grace近乎完美,绝对没有任何毛病。但她不应该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她的出现给了道格维尔的人们一个控制他人命运的机会。内心的邪恶一度被极大的诱惑。而人,无论在文明史中浸淫了多久,本质上还是动物。心中既有善因,也有恶念。个人的无限欲望决定了人们心中的邪恶力量,社会生活的妥协决定了人们心中的善良力量。

冯·泰尔导演的第二个伟大之处在于,他在《道格维尔》中同时充分展示了善与恶两种力量的共存。道格维尔的每个人都对格蕾丝邪恶;而且他们还彼此很好。为什么道格维尔的人对格蕾丝很邪恶?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她做得多么邪恶,格蕾丝都没有还手之力。这就好比无论我们如何虐待或屠杀一个弱小的动物,这个动物都无法复仇。还有为什么道格维尔的人会互相善待?因为如果搞不好,道格维尔就会陷入内战,让所有人都陷入危险。

比如格蕾丝,就像一个初到美国的奴隶。白人绅士可以在非常民主友好的气氛中决定奴隶的生死。至于奴隶的性格,不是他们考虑的。导演冯·泰尔的《道格维尔》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城镇和乡村为背景,但现实生活中,类似格蕾丝的悲剧仍不时上演。前不久,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精神病妇女流浪到中国北方的一个村庄,被一位老人收养在家。她不仅成了自己的性奴,还强迫她卖淫。结果,这个村子一半以上的男人都成了嫖客。过去十年里,无家可归的妇女生的几个孩子都被老人卖掉了。最终,新闻的作者们只是质疑了农村基层政权的不作为。这种质疑,在博大精深的道格维尔面前,实在是苍白无力。

是恩典的降临给了道格维尔人作恶的空间。格蕾丝应该负责吗?当然不是!恩典实际上只是道格维尔的人们作恶的成千上万个原因之一。确切的说,格蕾丝只是一个打破道格维尔平衡的符号。没有格蕾丝,道格维尔的平衡会被别的东西打破。然而,任何人类活动空间的平衡都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很多时候,人类活动的空间是不平衡的。也许在格蕾丝之前,道格维尔的人就是这样在善恶之间游走的,只是没有那么犀利。

在人类活动的空间里,其实是不可能像道格维尔那样整齐的。都是实力差不多的村民,连个村长都没有管。人类活动的空间在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加不平衡。

而这种不平衡正是人类罪恶的最大诱因!

也正因为如此,导演冯·泰尔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出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如此悲观和失望!是的,平衡让我们追随美好。不平衡导致了我们的邪恶。问题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空间是不平衡的。因此,整个人类历史注定是一部混乱而邪恶的历史。人类的善良是相对的;人类的邪恶是绝对的。人性中的善意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难以培养,而人性中的邪恶就像野火,从来不会将它们完全烧毁,它们会在春风中再次茁壮成长。

正因为如此,我为之落泪的“艾米莉现象”其实是暂时的,而“格蕾丝现象”才是永久的。艾米丽用她人性中的善良影响了她的社区,因为她的社区暂时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她的社区里有一种大家都可以合法伤害的恩惠,那么艾米丽的人格魅力就和汤姆一样没用了。同理,汤姆要想在道格维尔有所作为,除了真正拥有格蕾丝的性格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相对平衡的空间。

格蕾丝:天使无情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格蕾丝就像是降落在地球上的天使。因为他不喜欢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黑社会的老大,他离家出走了。我们可以把她视为民主、平等、博爱、和平的象征。她的父亲是暴政、等级、权力和暴力的象征。她离家出走,不是因为父亲不爱她,而是因为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父亲格格不入。

鲁迅好像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娜娜走了以后会怎么样?格蕾丝的离开似乎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也许出走后的娜娜也会有和格蕾丝一样的命运。格蕾丝万万没想到,在一个非常民主、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她会收获如此可怕的命运。

导演没有给出格蕾丝一次又一次忍受命运折磨的理由。我们只能做一个合理的猜测:第一,用她的悲惨命运来赎罪她父亲的清白。第二,她从未放弃对人性的美好憧憬,意图通过自身的屈辱来改变道格维尔中人们的险恶用心,从而使自己对世界的判断与现实基本一致。只有当她拥有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如鱼得水,她才能骄傲地回去告诉父亲,民主自由是对的,暴政是错的。不幸的是,道格维尔的人们没有帮助她。在摧毁她身体的同时,也彻底摧毁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许她还想继续憋着,拒绝投靠权力,为自己天真幼稚的价值观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无知的道格维尔人给了她一个向父亲(权力)认错,并在可耻的告密中改正的机会。结果当她爸爸建议杀一条狗钉在墙上以示警告的时候,她就非常坚决的要杀人,要杀光。

如果你只是认为她在报复。那你又错了。当格蕾丝下令杀死道格维尔的所有人时,她是完全理智的,理智的,冷静的。她甚至意识到,如果她是道格维尔的成员,她可能会像其他人一样欺负“劣等”格蕾丝。所以她与其说是在报复,不如说是在彻底摧毁自己原有的理想和价值观。而不是复仇,她是对邪恶力量的彻底认可和庇护。她在杀死自己的同时也在杀死别人。她清楚地意识到,慷慨和善良拯救不了这个社会,道格维尔人犯了错,只能用武力惩罚。只有这样,才不会有道格维尔,其他几千万个“道格维尔”才会有所顾忌,好面子地维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只有权力统治了,世界才不会完全乱了。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显然是在用格蕾丝的经历来挑战正在被世人称道的民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每次道格维尔摧毁格雷斯,都是通过民主大会和民主投票。就连最近的揭发也是民主的。显然,西方发达国家对外侵略的罪恶决策,也每次都是通过民主的。当然,我们不能由此得出民主导致社会罪恶的结论。但显然,我们一直推崇的民主并不能走向善。民主可能是同一阶级的福音,但它根本无法避免不同阶级的灾难。民主虽然不会加速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但也根本无法阻止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道格维尔民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在和平的氛围下工作,格蕾丝。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是否要这么民主呢?恩典无非是死亡的悲哀,这是导演冯·泰尔的悲哀。现在,它成了我心中艰难的挣扎。

世界的真相:被魔鬼统治的天堂

我说格蕾丝的父亲是专制、等级、权力和暴力的象征。也许有些观众会反对,认为我夸大了黑社会老大的象征意义。但事实就是如此。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冯·泰尔(Von Thiel)不仅仅把格蕾丝的父亲视为一个黑帮分子,而是一个区的统治者。以至于在他和女儿的对话中,我们看不出黑社会老大和政府首脑的区别。女儿离家出走,他可以操纵警察在全世界任意通缉她,他就像是权力的象征。

格蕾丝最初反对的不仅是黑社会老大,还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中央集权政府。正是在目睹了权力社会的极度腐败和黑暗之后,格雷丝决定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和自由。但是,她很快发现,如果没有极权主义的约束,民主的力量对道德根本没用。换句话说,不是民主保证了道德,而是极权主义维护了道德。极权主义也许是恶的,但它以其见死不救的恶来震慑人民的恶,让广大人民只能表现出更多好的一面。道德生于敬畏。权力让人类恐惧。

强大的政府之所以为所欲为,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伤害一切众生的合法权利。任何一群人都会组成这个政府,因为没有其他权力制衡,他们会像现在这些人一样为所欲为。这也是上帝无奈的地方。只有在人群中走了一圈后,格蕾丝才明白了真相。所以她认同她父亲的权力世界。一个强大的政府不一定得到上帝的赞美,但它可以用少数人的恶来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善。如果对这个社会没有权力,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像道格维尔的人一样作恶,就会采取一种非常时髦的民主形式。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都是被黑社会控制的,或者简单的说,都是黑社会组织。他们的合法性只得到用权力和武力控制他们的政党的证明,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得到证明。历代统治者怕人民发现这一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以区别政府和黑社会。事实上,那似乎是不必要的。人类社会的不平衡导致了人性中的相对善与绝对恶,使得人类不得不选择权力的统治。大国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自然选择”。不是权力选择了人类社会,而是人类社会在“利益最大化”面前选择了权力。其实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集体无意识的“基础物种”。只有用权力规范,才能跌跌撞撞走向所谓文明的未来。在格蕾丝离家出走之前,她已经看到了权力的嘴脸:权力是魔鬼。当格雷斯回来时,强大的魔鬼的脸并没有改变。但这一刻,她意识到,只有让魔鬼统治人类,人类社会才能呈现出“天堂”的模样。没有恶魔的力量。那么每个人都是魔鬼,到处都是地狱。就像道格维尔一样。

于是格蕾丝终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权力的执行者。她肯定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导演要看到,权力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强大的人太多的时候,社会最终会被不可控的力量所扰乱。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本质就是权贵惹了太多麻烦。所以,在一个强大的社会里,为所欲为的统治者应该有一个相对的量。但是这个数量是多少才能被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所容纳呢?强大的人如何自我调节这个量?

也许,在一个强大的社会的顶端,应该有一个像上帝一样的独裁政权?我们只让他奢侈,其他所有有权有势的人的命运都在他手里,就像所有平民的命运都在有权有势的人手里一样。那么,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权贵,作恶时会不会受到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期统治世界的君主政体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好的制度。因为理论上可以造成更少的人作恶,保证更多的人向善。但如果整个世界真的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这个玩笑似乎就太大了。如果这个国王不是一个对生活享受有着无尽欲望的混蛋,而是一个虚无主义的哲学家,他会在悲观到准备自杀的时候把全人类的命运带到绝境吗?

现在,民主社会和民主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但是现在真的很难统计古代君主时代的人做的好事多还是民主时代的人做的好事多。而如果抛开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古代帝制下的人幸福指数更高,还是现在民主制度下的人幸福指数更高?这个也很难下结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最完美民主国家的美国人民应该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幸福指数,但又有多少像格蕾丝这样的人和民族,以及国家的牺牲和痛苦建立了他们的幸福呢?或许这才是丹麦导演冯·泰尔想执导《美国三部曲》的真正原因?

当今社会仍然极度不平衡,所以恶仍然是人诱发的主要人性成分。所以动力系统应该还是会成为世界主流。但是,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整个世界变得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靠人性中的善来维持?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我真的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会有相对平衡的一天?

冯·泰尔导演在电影《狗镇》中表达的观点是违背世界潮流的,这是非常明显的。但就是这么犀利有力,证据充分。虽然反动,但一点也不颓废,以至于我完全臣服于他的观点。亲爱的朋友,你能拯救我和许多和我一样被冯·泰尔导演的思想“毒害”的人吗?

汤姆:人类心灵的道德镜子

导演冯·泰尔的第三个伟大之处在于,他在道格维尔进行盛大调查的同时,也通过业余作家汤姆非常仔细地审视了我们自己的内心。这种自省让我既佩服又害怕。以至于在看《道格维尔》的过程中,总有一种冷汗直流的感觉。如果我在《道格维尔》的试验田里,哪个角色会对应我?就算我是最有道德的汤姆,到最后,我也要被内心的邪恶力量改变。

可怕的是道格维尔无处不在。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其实都是另一个道格维尔。而在这个“道格维尔”里,虽然你还没有邪恶到强奸一个弱者,但在没有警惕性的从众心理下,你内心的贪婪又做了多少与自称的道德格格不入的事情呢?比如踩一根既定的草?收一个理论上不属于你的小红包?以工作名义去公款吃喝?以笔会的名义用纳税人的钱旅游?等一下。

正因为如此,我真的对李银河女士在道格维尔面前不断膨胀的道德优越感感到不解。原来诠释一部电影就是这么不一样。对了,在Dogville最后的几十张照片里,导演似乎并没有像李银河女士说的那样,把穷人的“肮脏、丑陋、血腥”表现出来。在我看来,他只是想进一步告诉人们,人类社会的不平衡依然无处不在,所以人类内部的邪恶依然在外部世界盛行。

仔细想来,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都像李银河女士一样,对周围的人有一种道德优越感。是导演冯·泰尔利用汤姆这个艺术形象,毫不留情地抹杀了我们的道德优越感。有什么说法?“女人不在乎纯洁,是因为诱惑的代价不够;男人不在乎忠诚,因为他们背叛的资本不足。”这对道德来说也是合适的。道德的力量其实是最不可穿透的。我们所有的道德优越感,其实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因此,可怜的汤姆在道格维尔注定要彻底堕落。在此之前,他之所以坚持,是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比道格维尔的其他人更有道德,更重要的是,他想借着爱的力量,让恩典属于他。当他看到自己并不比别人更有道德,爱的力量在邪恶面前无能为力的时候,他成了道格维尔最邪恶的人。这真是文明社会的悲哀!导演冯·泰尔想用汤姆的堕落告诉我们,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道德其实是脆弱的,是可以一下子打破的。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发现?汤姆和格蕾丝这对恋人实际上从头到尾都是步调一致的。首先,他们都迷信在民主自由的空间里,人性的善可以遍地开花。当发现卑微的人类真的是“无助的斗”时,汤姆决定接受命运的无情安排,用外在的邪恶来摧毁格蕾丝的身体,让道格维尔恢复昔日的平衡,就像初入美洲的白人要先消灭土著印第安人,才能坐下来讨论民主自由的制度一样。如果从基因无法改变的自私来看,汤姆的决定可以用超越对错来概括。

好在内心善良的Grace也是外部邪恶势力的代表。当她发现仁爱在人类的贪婪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时候,她又忍了,选择了像汤姆一样杀人。这次杀戮之所以让李银河女士感到“欢欣鼓舞,有强烈的快感”,是因为李银河觉得道格维尔人迫害格雷丝在先,他们活该被屠杀。但其实主角Grace明明知道这种杀戮也是邪恶的。而且必须实施,因为可以以恶制恶。所以,面对格蕾丝的枪口,汤姆会由衷地欣慰:“你对世界的解读比我强多了!”

最终,是汤姆倒在了格雷丝的枪口下,而不是格雷丝倒在了汤姆的告密者下,因为汤姆想利用权力,而格雷丝就是权力本身。

如果一定要区分两种杀戮,那么不妨这样理解:由善变恶的汤姆,只是想通过扼杀“善”来维持“恶”的平衡。永远善良的格蕾丝通过扼制邪恶来维持人类善良的平衡。汤姆的杀戮有先天的自私局限,而格蕾丝的杀戮却蕴含着广阔的新世界!强大势力的杀戮,催生并保护了其他成千上万个“狗镇”的弱小善良、相对自由和小规模民主。换句话说,民主和自由都是权力的衍生物。没有权力,两者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