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里的摄像机手电筒现象是什么原因

安防监控里的摄像机手电筒现象是什么原因

红外摄像机的夜视作用,是要红外灯做光源,在黑暗条件下获取图像信息。

一般红外摄像机的光源,都做成一个圆形灯板状,布有很多颗红外灯,安装在摄像机的前端,做照射作用。

手电筒现象:摄像画面的某部分,光线照射较强,犹如一束光照射,让人感觉画面光束不均匀,所以,有的人就称为手电筒现象;其原因,是红外灯的发射角度过窄,也就是比摄像机的镜头角度小得太多,照成红外线在摄像机的摄取范围内出现束线照射现象,解决办法是,加大红外灯角度或是减小镜头角度;

暗角现象:画面四周的某处脚较暗弱,有如光线被遮挡了般。原因,是红外灯反射引起镜头聚光不良造成。解决办法,最好使用双玻璃,让镜头和红外光源分开。

红外夜视,就是在微弱光线的环境下,红外作用部件会发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物体,没有红外滤光镜,不再阻挡红外线进入CCD,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镜头进行成像,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时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因为普通彩色摄像机用CCD只能感应可见光,这就造成夜间所拍摄影像很不清晰或看不到图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生产红外夜视摄像机的公司采用“红外LED+感红外彩色CCD”的技术,虽然这些产品部分解决了夜间监控的需要,但诸如下列原因阻碍的夜视摄像机夜间监控功能:

1 、红外LED发光管品质一般,寿命只有2000-3000小时,摄像机只能使用不到一年就产生故障,或因为单个红外LED发光管功率较小,导致夜视摄像机照射距离较短。

2 、由于采用了普通的光学镜头,夜间监控时LED灯作用物体反射回镜头的红外光不能有效聚焦到CCD靶面上,红外夜视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产品面广,显示公司的实力,很多公司在夜视摄像机方面做的比较多的产品,1/4到1/3,SONY到夏普,红外距离10米到150米,420线到480线,照度0LUX,红外灯数量……在追求产品线和价格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效果

①尺寸: 1/4 CCD 不能用于15米以上有效距离的红外夜视摄像机,因为1/4 CCD光通量只有1/3 CCD 的50%,CCD尺寸大,接受的光通量大,CCD尺寸小,接受的光通量少,1/4 CCD不能有效捕捉红外光。

②线数(解析度):420线的CCD是约26万像素,而480线的CCD是约39万像。想想在同一面积的芯片(1/3” 或1/4”)上摆了26万或39万点,26万点的每一点受光面积当然比较大,所以照度就比较低了(也就灵敏度比较高)

③照度:夜视摄像机要求不加红外灯时CCD的最低照度≤0.02LUX,而有些摄像机制造商虚报最低照度,夜视有效距离大大降低。客户也最容易忽略这点:红外摄像机标的清一色的是0LUX。

④红外灯:一般关注的不是红外灯的品质,而是数量。其实这是个非常大的误区。好的红外LED芯片光学系统设计要合理,功率大,一致性好,发光效率高,发光均匀,发热量小。一颗高等级LED比普通的LED好几十倍,低端红外摄像机肯定不会选择这种红外灯,因为价格比普通红外灯要昂贵很多。

⑤芯片:SONY的耐热性比SHARP要好,所以近距离的暂且不说,红外达到80米以上的,肯定功率比较大,发热量肯定也很大,所以远距离最好用SONY芯片。(也可以用SHARP,但可能某几个得回一趟老家)

⑥夜视距离:和上面的芯片是相关的。偶尔听到客户问:最远红外能达多少米,说个100米,他撅着嘴说实力不够。其实这不能代表厂家的实力,而是为客户本身着想。要达到150多米,当然可以做到~`

夜视效果可以看我空间的画面效果图

⑦变倍问题:一般红外一体机做远距离监控,都是用聚光杯型的红外LED灯,这样红外光线角度小,平行发射,所以距离会比较远,但范围很小。如果用22倍变焦一体摄像机,拉到大倍数,效果还行。但是如果用小倍数的话,明显就感觉得到手电筒效果,这种效果是很难被认可的。

⑧电源:应该严格控制电压。LED对电压非常敏感,电压稍高,LED管内芯片会短时间过亮,甚至烧掉;电压略低,发光量又会大大降低,达不到红外发射距离。还有220V供电红外摄像机,根据中国的恶劣电源环境,最好从160伏到270伏电压输入都能稳定使用。一般厂家配的是12V1000mA,同一批次的都可能电压不一样,怎么可能保证它适合红外摄像机稳定工作?还有很多用12V集中供电的,对红外灯简直是加速它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