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的意思

耙的意思是:一种把农户的堆积物扒开并使之均匀附着在开阔场地表面的农具。

耙拼音pá,bà,是一种汉语汉字。

读pá。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较小。

读bà。于表层土壤平整的农具;较大。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耙在中国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称之为“铁齿楱”。元《王祯农书》记载有方耙、人字耙等。

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翻地农具,曾经是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也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由农具演化而来。铁齿钉耙,耙齿锋利似钉,攻击性强,也兼有兵器的作用。因耙可击,可耙,一度成为军中最利的武器之一。耙的击法有“推牵”、“扁身杀”、“倒头打”、“大斜压”等;防法有“对打对揭”、“直起磕”、“扁身中拦”等。武术单练套路有“九齿钉耙”和“荷叶耙”;对练有“耙进枪”和“耙战刀牌”等。

引申

耙地bàdì

用耙进行的一种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

耙子pázi

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