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都

著名的历史典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名叫陈蕃的少年,聪颖好学,胸怀大志。终日沉迷于读书而顾不上其他,以至于他所居住的屋子脏乱不堪。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到家中做客,看到陈蕃的屋子龌龊不堪,询问其原因。年少的陈蕃答道:大丈夫当志在天下,安事一屋?薛勤气不可当,说了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便扬长而去,

畅销书《千万次摇摆才长大成人》的作者韩国作家金兰都先生,首尔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这本书中,他写道,在家庭教育中,自己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把卧室的鞋整理好。

在这两则故事中,无论是打扫屋子,还是整理好卧室的鞋,都是生活中极其微小,琐碎,不起眼的事,却受到极度的重视。一开始我觉得是有学问的人都喜欢故弄玄虚,懂得之后才发现其中蕴含的绝妙真理。《道德经》里说:天下大事比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理解为,天下无大事,天下无难事,所有的大事难事都是由很多的小事易事组成的。一个一千万的项目是大事,一次调研,一个会议,一次培训是小事,而只有将这个大事中的小事都做成,这一件大事才是成的;领兵打仗守卫国土是大事,士兵演练,餐饮伙食,日常会议是小事,也只有将这些小事都做好,一场仗才能打赢。从某个角度来说,天下大事难事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呈现出来的,把小事易事做好,其结果的呈现势必事好的。

有人形容当代90后的年轻人,手里拿着十块钱的盒饭,嘴里说着十个亿的生意;胸怀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虽不甚合理,却也不乏其合理性。曾多次听身边地朋友说:虽然现在一无所有,但总觉得自己能干大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大事成了大多数年轻人的人生追求,他们这么自我标榜,也这么自我定位。总觉得自己是干大事的人,所以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屑一顾,以至于大多数人连基本的小事都做不好。我以前也总觉得应该有一些很大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做大事才不枉此生。但后来我发现,生活中并不存在什么大事,目光所及之处,尽是琐碎的小事。把小事做好,才能得到成功的人生。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间屋子和整个天下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扫一屋的本事也自然用不到扫天下的过程当中。只是这其中的人,若是没有扫一屋的本事,没有对小事的敬畏,没有做好小事的决心,也就没有扫天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