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行表演看带“战味”的着陆方式

从飞行表演看带“战味”的着陆方式

航展在珠海金湾机场上空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不论是“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飞机以及“红鹰”飞行表演队的教-8飞机进行的多机飞行表演,还是歼-16、教-10和运油-20飞机进行的单机飞行表演,虽然是表演,但动作编排大都体现了实战实用价值,尤其是战机完成表演后的着陆环节,也带着浓厚的“战味”,基本上完整呈现了战机战斗着陆的几种典型方式。这是人们在欣赏战机飞行表演时往往容易忽略的一个看点。

通常情况下,完成战斗任务后,飞机返航着陆时高度较低、速度较小,油料较少,弹药消耗较多,此时往往战力较弱,最容易遭到敌机的偷袭。因此,返航的战机需要尽快着陆,疏散隐蔽,恢复战力,做好再次出动准备。

显然,就不能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着陆。

为此,飞行员们从实战角度出发,想出很多办法缩短着陆时间。

第一种方式,双机编队着陆。在机群返航时,一架接一架着陆,会使整个着陆的时间拉得很长,就像高速公路出口排队造成道路拥堵一样,多机等待着陆,既造成空域拥堵,也使等待空域中的飞机成为敌机的攻击目标。因此,双机编队着陆可以把机群着陆的时间压缩一半。再配合缩短前后机的跟进时间间隔,还能进一步压缩着陆时间。

第二种方式,急跃升反扣着陆。战机返航时,从任意方向切入跑道,超低空反向通场,飞到跑道端头后迅速拉起跃升。到顶点后,将飞机翻转反扣,在俯冲过程中,对正着陆航向,放下起落架,拉平飞,进入跑道端头,完成着陆。

这种方式,隐蔽性强,省去了加入航线和三转弯、四转弯过程,是一种超级炫酷的战斗着陆方式。

第三种方式,小航线着陆。小航线与正常起落航线相比,飞行高度低(大约200米),航线宽度较小。战机返航通场后,低高度切入第三边,放下起落架,第三和第四转弯无间隔一气呵成,可大大压缩着陆时间,而且高度低,着陆过程很隐蔽。

这三种方式都是具有实战意义的典型战斗着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