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发源地
高甲戏发源地为福建泉州。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中央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中央戏剧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源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乡村盛行的一种打扮梁山英雄、扮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中华人民***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8。
表演风格
高甲戏的表演艺术,一部分来自梨园戏和木偶戏,一部分来自弋阳腔、徽戏和京剧。高甲戏前身是“宋江戏”,宋江戏以武打为主,其套数多采用民间的“刣狮”(即由艺人装扮成武士,手执各种武器,分别与雄狮搏斗)。
现存舞台上的武打套数“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保留着“刣狮”的传统表演,也吸收了提线木偶的武打,称为“嘉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