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电影

张君昌,为了党和国家,帮帮你的兄弟们吧!大家还记得这句经典台词吗?在老电影《南征北战》中,国民党的李俊长被我人民解放军围困,突围无望,急切地恳求他的同事张君昌接近他。这部电影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电影,深受人们的喜爱。观众把《南征北战》、《地道战》和《地雷战》放在一起,而《南征北战》排在第一位。

近年来,由于一些抗日剧的出现,人们对军事电影进行了吐槽,例如用手撕鬼子,在裤子里藏手榴弹,各种违反军事常识的画面也实时出现。士兵的发型很酷,衣服总是那么干净笔直,女士兵在战场上穿裙子,这让观众很失望。

然而,同样是军事片《南征北战》,为什么很少让人吐槽?

首先,这部电影是真实的。这部电影是根据华东解放战争的真实事例改编的。1947年冬,国民党军队向华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苏北七战七胜后,华东部队大踏步后撤至凤凰山,终于将敌人李俊长的七个师包围在凤凰山。以及张君昌军队的增援。当时创作团队深入参演部队进行深入采访,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最终形成了剧本。

第二,电影创作团队强大,这在军事电影中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当时,《南征北战》是唯一一部在八一建军节作为礼物赠送的电影。导演殷诚被任命后,一个创作团队很快就成立了。最早的《北战》一书出自一部话剧,由沈锡盟创作,讲述了莱芜之战前后的故事。在这部电视剧的基础上,顾、沈和沈希萌合作拍摄了电影《北战》。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指挥华东战场的开国上将苏宇亲自为导演讲解当年战场上的各种情况和变化。林彪和陈毅元帅还修改了剧本中的一些台词。可以说,《南征北战》的创作团队有两位元帅和一位将军作为顾问。这是后来的电影所没有的待遇。

第三,为了展示电影效果所使用的真实炸药,尽快完成拍摄,提高电影效果,上级有关部门从抗美援朝前线抽调了刚撤下来的解放军一个团,他们还带来了各种真正的武器,从机枪到装甲车,从坦克到军用吉普车。它更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真实场景。

“在北方作战”中使用的炸药是真正的TNT炸药。由于炸药的巨大威力,剧组在拍摄时也小心翼翼。结果士兵们毫发无伤,但这位当兵多年、从未受过伤的导演却成了一个影子,腿上塌了两个小洞。

第四,注重细节。电影《南征北战》中的士兵不仅真实参与了战争,就连道具都是真实存在的。士兵们拿枪的姿势,开枪的手势,走路和说话的语气都很有军人味,相当标准,不像现在的电影很做作。此外,机枪手旁边还有助理射手。这是很多影视剧忽略的一幕。

第五,演员认真体验生活。体验生活是一个优秀演员扮演角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在《霸王别姬》中,张国荣提前半年来到北京向戏剧大师张曼菱学习,并去剧院观看其他演员的表演。最后,他完美地扮演了程蝶衣。虽然他以一票之差与戛纳最佳男主角失之交臂,但这部电影最终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棕榈奖。

《战斗在北方》的导演也让演员们深入体验生活。饰演《第一英雄》高营长的冯喆,因为长相帅气,主动要求去军营。每天,他都像普通士兵一样进行锻炼,像战争年代的士兵一样打磨自己。其他领导人陈格、王力和唐华达也在体验军营生活。

饰演反派张君昌的项堃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来体验生活。为了突出角色的傲慢并寻找原型张伏苓和其他类似国民党将领的相关材料,他清理了一个小土房,利用拍摄间隙仔细审视了人物,并仔细琢磨了每一个内外动作。他已经瘦了很多,但他在屏幕上的形象很饱满。

第六,群众愿意出力。《南征北战》拍摄于革命老区山东沂蒙。因为当时是夏天拍摄一些冬天的场景,但到处都是绿色的田野和果树,怎么会有冬天的景色呢?改变拍摄地点既费时又费力,还会影响拍摄进度。正当导演左右为难时,老农走过来说:“这些树是我们家的。我把它捐出来拍电影了,哪棵树挡路就会被移走,所以不用担心!”老人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导演和人们,所以一个班里的一棵树,他带来的所有树叶都是用手清理的,他带不走的树叶一片也不允许动,所以士兵们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任务来捡树叶。

在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花絮,一些解放军士兵不愿意出现在电影中,因为许多士兵一听说要扮演国民党士兵就立即感到对立。幸运的是,一名营长做了这项工作,士兵们最终愉快地投入了拍摄。在山东省青州市进行外景拍摄时,当当地民众看到一群头戴钢盔、脚穿美式皮靴的“国军”走来时,许多人愤怒地向这些“国军”投掷石块。

影片中还流传着许多经典话语,比如参谋长感叹“不是我们无能,而是* * *军太狡猾了”。李俊长大声呼救:“张君昌,看在党和国家的份上,伸出手来帮你弟弟一把!”李俊长向张君昌寻求帮助。张君昌安慰他并喊道:“请坚持到最后五分钟!最后5分钟!”等一下。

总之,由于这部电影的经典,在1974中,殷诚导演带领一群人拍摄了一部丰富多彩的“南征北战”,这些经典将永远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