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的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为何在马嵬事变时背叛他?

陈玄礼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铁杆粉丝,跟李隆基的私交很好,在李隆基发动唐隆事变的时候,陈玄礼就是李隆基叛变的重要追随者和支持者,在唐玄宗当了皇帝之后,对陈玄礼礼遇有加,将其封为龙武大将军,掌管禁军,负责李隆基的以及整个皇宫的安全。

李隆基晚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三番五次的通过权衡之术敲打太子李亨,但是却从来没有为难过陈玄礼,由此可见,李隆基与陈玄礼二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没有陈玄礼的?反水?,大概马嵬之变也不会成功。

那么,陈玄礼为何会在马嵬之变中会诛杀杨国忠,逼李隆基杀死杨贵妃呢?

在很多历史资料中,都将马嵬之变看作是陈玄礼主导的一次宫廷政变,因为只有陈玄礼在当时有能力控制整个局面,实际上从后来陈玄礼坚持与唐太宗入蜀的情况来看,陈玄礼未必是马嵬之变的主谋,真正的幕后主导者应该是太子李亨。

陈玄礼和杨国忠和杨贵妃能够多大的怨恨,真正威胁到的人是李亨,这才是正主,李亨在朝堂之上和杨国忠明争暗斗,险象环生,想要平稳登基显然是不可能的,唐朝会爆发安史之乱也离不开杨国忠在捣鬼,李亨要除掉他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只不过在宫廷发生政变相对麻烦,很可能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李亨就开始策划,派遣李辅国去拉拢陈玄礼,以此来对付杨国忠,在撤离京师的时候,李亨就掌握了军事的主导权。

马嵬事变的时候,禁卫军发生哗变,杨国忠被处死,但是兵变却并没有结束,陈玄礼带头向玄宗表示:?杨国忠谋反,众将已把他处决,贵妃尚在左右供奉,请陛下割恩正法。?

李隆基一直能够依靠的人其实就是陈玄礼,这个时候陈玄礼带头要他杀死杨贵妃,他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李隆基只得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用绳子勒死了她。然后把尸体抬到驿站的庭中,召陈玄礼等人入驿站察看。

陈玄礼等人脱去甲胄,叩头谢罪,玄宗安尉他们,并命令告谕其他的军士。

陈玄礼身为禁军首领,在处死贵妃后,带头向玄宗表示效忠。在诛杨一事上陈玄礼与李亨意见一致,但是他仍然忠于唐玄宗。

因此,唐玄宗与太子李亨?分道扬镳?,从这里也能够看出,马嵬事变中,陈玄礼虽然发动兵变,但是却并没有背叛李隆基,因此在到达蜀地的时候,李隆基也没有处罚陈玄礼。

实际上,陈玄礼是一个在政治上相当清醒的人,作为李隆基的近臣,他太知道现在的李隆基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李隆基了,如果任由李隆基继续主持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当李亨派人联络陈玄礼的时候,陈玄礼就明白,这次政变已经不可避免,如果不能改变,那只能是玉石俱焚,即使他不出面发动政变,肯定还会有其他人来发动,那样的话,无论是谁胜利,后果都是难以设想的。

因此,陈玄礼率先发动政变,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另一方面也保住了李隆基的性命,使得李隆基后来还可以当个太上皇,不至于死于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