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平先生墓人物介绍
刘希平先生墓
刘希平,安徽六安施家桥人,1873年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祖父、曾祖父是清政府诰封五品大员。刘希平1905年留学日本入弘文学院、明治大学,6年后学成归国,参与二次革命。先后创办了安徽江淮大学并任教育长兼教授,任山东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教授(山东大学前身)、安徽巡按使(省长)顾问、安徽“北大”省立五中校长,创办《安徽评议报》并任编辑。创办了商业学校、工读学校、商人夜校、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安徽二农、三农、南京新民中学等。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杰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老同盟会会员。1924年8月17日病逝于芜湖。
中文名:刘希平
别名:刘畹蘅刘兰芗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六安施家桥
出生日期:1873
逝世日期:1924年8月17日
职业:教育
毕业院校:明治大学
主要成就:1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先驱;2.杰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品:《安徽评议报》、《政论随笔》等
简介
1924年8月17日,刘希平终因积劳成疾,不幸在芜湖逝世,终年52岁,因他一生清贫,乐于助人,所以去世时家贫如洗,灵柩只好寄厝在法华庵内。1925年春,刘希平追悼会召开,灵堂两旁悬挂着一副挽联:“矢志在新民,岂期白下归舟,尔琴音断流水;怆怀思往事,遥望赭山晴树,幸留浓荫庇群英。”高度概括了刘希平追求光明、坚持正义、诲人不倦的一生。
1929年春,刘希平灵柩被安葬在赭山公园之巅。墓地面积约120平方米。1932年,人们又在山顶为先生建造了一座石亭,取名“爱晚亭”(取“哀挽”谐音),亭两旁柱子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朝霞菲微枯草泣”,下联是:““秋风摇落故人稀”,正面横梁上刻有“刘希平先生纪念亭”,书法家于右任书写墓碑。在山半腰还建一座高大的牌坊(即今“江城入画”牌坊),牌坊刻有“刘希平先生之墓”,背面书有“浩气长存”四字,牌坊与墓地之间建有百余级石阶作为墓道。
墓在“文革”期间(1966—1976年)屡遭毁坏,1984年以后多次修葺。2001年10月,芜湖市人民政府公布刘希平墓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4年5月在墓旁立牌公示,各界人士时常来墓前拜谒祭扫。
人物生平
刘希平,原名畹蘅,字兰香,安徽六安人,1873年出生于六安施家桥。青年时期,同情并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1906年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回国后,创办安徽江淮大学,担任教育长兼教授。1918年,刘希平应赭山省立五中校长潘光祖之邀,来校担任修身课教师。1920年,省立五中师生一致推举刘为校长。刘希平担任校长后,主张教育“以诚化人”,办学社会化,提出“经济公开”、“校务公议”两大口号,使学校民主空气十分活跃。他还为学生订阅《新青年》、《新生活》、《新潮》、《湘江评论》等书刊,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1920年秋,刘希平在芜湖首先倡议“学校社会化”,提出“学生要到社会上去”、“学生要和平民交朋友”等主张,得到五中广大师生响应。他领导五中师生先后在长街原徽州会馆办起商业夜校,在赭山脚下观音松处办起芜湖工读学校,在芜湖四明公所(今市教育局)办起商人夜校,在今交通银行附近办起工人夜校,并在芜湖郊区办起农民夜校。在省立五中学生中,先后涌现出蒋光慈、祖茂林、吴葆萼、张怀璋等一批优秀人才。
刘希平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平民教育家,而且还是知名的民主爱国主义者。“五、四”运动期间,5月10日,在他倡议下,芜湖成立“学生联合会”和“教职员联合会”组织游行示威,并通电声援北京学生。安庆发生著名的“六。二惨案”,消息传开后,刘希平和光明甫、李光炯等教育界前辈,立即组织发动“安徽六。二惨案后援会”,二三千名师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震动很大。刘希平还亲自上北京,向大理院(即最高法院)控诉安徽军阀贿选。1923年安徽省督军倪嗣冲胶军务帮办马联甲撤销了刘希平的校长职务,并下令通缉。刘希平被迫离开芜湖,前往南京,继续在白下区创办新民中学,次年,马联甲倒台,他才得以反回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