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之父是谁
中国航天之父是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1929—1934年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主要从事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航空工程、火箭导弹技术、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哲学等领域的研究。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科研综述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钱学森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