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

篇一: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1、找春天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1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

 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它吧!]

 五、板书设计:

 1找春天

 出门找春天

 春天的样子

 六、课后反思:

 从内容上来说,本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到来,孩子们在读课文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体会春天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

 刚到春天,孩子们对春天充满了好奇。在本课学习时,我充分发挥了朗读的功能,孩子在朗读中体会春天的美好,效果很好。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古诗两首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①挂图。②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很顽强

 小草很有生命力

 烧不死

 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欢么?该用什么口气读?(赞美、喜爱)齐读第3、4行诗。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篇二: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及反思

  1、找春天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美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

 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它吧!]

 五、板书设计:

 找春天

 出门找春天

 春天的样子

 六、课后反思:

 从内容上来说,本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到来,孩子们在读课文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体会春天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

 刚到春天,孩子们对春天充满了好奇。在本课学习时,我充分发挥了朗读的功能,孩子在朗读中体会春天的美好,效果很好。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很顽强

 小草很有生命力

 烧不死

 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欢么?该用什么口气读?(赞美、喜爱)齐读第3、4行诗。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