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章思路清晰
(1)
把文章写得清晰易读,这是作文的最基本要求。
可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作者和读者把握的信息并不对称。
作者拥有所谓的“上帝视角”,你要写哪件事,事情的起因如何,结局如何,作者心里一清二楚。
可是,读者却要在作者的讲述中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倘若作者讲述不到位,读者就像走入了迷阵,只能摸索前行,甚至一头雾水。
假如一位参加中考或高考的考生,他的考场作文将那位特殊的读者——阅卷人——带入了迷宫,那么等待他的必定是可怜的分数和名落孙山的结局。
(2)
那么,如何使文章在读者眼中清晰起来呢?想做到这点,就必须让写作的结构符合读者的阅读预期。
具体方法有两个:一是利用标点和段落标明思路,二是利用小标题、中心句、前后照应等标志体现思路。
(3)
标点和段落是文章的天然分割。
整篇文章如同一张世界地图,每一段就是不同的“国家”,在地图上会用不同的颜色来标示。作者的任务,是在每个“国家”中收容单一的信息,体现这个“国家”的独特民族风情,既要防止一个“国家”中信息过剩,又要避免信息匮乏。将这个“国家”的信息传达清楚,就要干净利落的收束文字,然后另起一段,去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在“国”与“国”之间,还可以有过渡——用一句短话来做过渡段,这个过渡段就像地图上国家间的分界线,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
(4)
然而,天然的段落分割并不总能满足作者的需求,这时候,作者可以借用一些特殊结构来展现思路。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小标题,不过这种方法有时会显得有些呆板;于是有些作者又会巧妙地将小标题化为段落中心句、过渡句等,不动声色地展现思路。在议论文中,这些中心句常常是文章的分论点,有事甚至会用虚词来强调这种逻辑关系,如用“首先……其次……最后……”标明并列或递进的结构。用“但是”标明转折结构,用“因此”标明因果结构,用“随后”标明先后关系。
(5)
在记叙文中,也有一些高明的作者,在情节中巧妙加入一些前后照应的因素,使文章浑然一体。
如开头写自己心情不好,作者加入了一段景物描写:
“太阳也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炙烤这我烦躁的心事。”
后来事情发展,看到一个盲人,“中午的阳光毫不留情地倾倒在他脸上、身上”;
结尾处被这盲人感动了,又一次写到阳光,“远远看去,阳光似乎给他身体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显得那么高大”。
这样,“阳光”变成了一个道具,讲文章几个部分连缀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