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称帝后,为什么还敢迎接唐玄宗(李隆基)归来?

唐玄宗这个皇帝,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唐朝在他的手上,重新走进了王朝中兴。但唐朝也是在他的手上,陷入了内乱,而由盛转衰。所以世人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经历马嵬驿之变以后,主要权力被他的儿子唐肃宗所慢慢掌握。

但唐肃宗在称帝以后,敢于把唐玄宗接回来。除了因为他感念于父子之情,也需要对外界释放一个父慈子孝的温馨场景,如果不迎接唐玄宗回来,唐朝会出现有两个皇帝的尴尬境地,这对于唐肃宗的统治而言,有极为不利的。

唐肃宗不能容忍唐朝出现两个皇帝的存在。

唐肃宗的父亲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是带领大唐重回中兴的伟大帝王,但也是因为他,大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彻底走到了下坡路。而且在安史之乱早期,如果不是唐玄宗瞎操作,唐朝军队在潼关,也不至于败得如此惨烈。

所以在唐玄宗率领文武大臣和众人一起离开长安,往蜀地奔走的时候,其实他已经丧失了民心和军心。这也是唐玄宗在马嵬驿政变的时候,居然无法控制自己身边军队,进而导致杨国忠和杨贵妃两人同时死于非命的结局。其实在那个时候,唐玄宗的皇帝权威已经威名扫地,众大臣和将领们也看到了唐玄宗的虚弱和无力。

在这种情况下,唐肃宗才有能力继位,虽然他作为人子,在远离唐玄宗的地方继位是对父亲的不敬。但面对皇位的诱惑而言,父子亲情又算得了什么呢?只不过,一国不能有二君,纵然是自己的父亲也不能破例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危害。如果把唐玄宗接到身边尊为太上皇,那么,对于自己的统治而言显然是有利的,而整个大唐也不至于出现两位皇帝的窘境。

为了宣传,给外界做出父慈子孝的温馨之情。

从本质上而言,唐肃宗在没有经过唐玄宗的允许,就直接在甘肃灵武继位,等于是直接打了唐玄宗的脸。但经过马嵬驿事变以后,唐玄宗威望扫地,对于有军队和部分大臣支持的唐肃宗而言,唐玄宗并没有什么资本与其抗争。

而唐肃宗也要顾及自己父亲的面子,必须要给自己父亲一个合适的安排。而且每个古代君王在继位的时候都要遵循封建礼仪的规矩,以象征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王朝统治者,其中孝道是重中之重。所以不管是为了向天下表示自己的孝道,也为了表现自己和当时的太上皇,唐玄宗关系融洽,唐肃宗都必须把已经被动成为太上皇的唐玄宗接回来。

接回唐玄宗,也代表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恢复。

唐肃宗最大的功绩在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两座城市,从名义上象征着安史之乱的逐渐被唐朝中央政府扑灭。这对于刚刚继位没多久的唐肃宗而言,算是一件泼天的功劳。而唐玄宗是被安史之乱赶出长安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明自己比父亲唐玄宗更加伟大呢?

所以把太上皇唐玄宗从蜀地,接回长安城,不仅象征着安史之乱的结束,也代表着唐朝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逐渐恢复。更代表了唐玄宗遵从自己的安排,这对于自己统治地位的确立和王权的延伸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所以唐肃宗不管是出于人伦的孝道,还是出于巩固王权的考虑,都必须将自己的父亲唐玄宗接回来。而且将太上皇放在山高皇帝远的蜀地,自己也并不能有效的监控他的一举一动,虽然唐玄宗不一定有想法和实力做点什么,但对于唐肃宗而言总是不放心的。

那么把父亲接回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孝顺的儿子,让天下人看到一个尊敬父亲的皇帝,也让父亲在死前重回长安,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