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和壸怎么读
“壶”读作hú,下半部分是“业”;“壸”读作kǔn,下半部分是“亚”。
如果说“壶”和“壸”的简体字外表相似,那它们对应的繁体字“壶”和“壼”更是难以辨别。即便如此,它们的读音和含义却大不相同。“壶”读作hú,下半部分是“业”;“壸”读作kǔn,下半部分是“亚”。壶,通常指生活中盛液体的容器,“壸”则指宫中的道路,引申指内宫。
壶,象形字,本义指一种装盛液体的大肚容器,主要的功能是盛酒盛茶等。“壶”的甲骨文本身就像一座容器的形状,上为盖,下为底座,中为腹,有的带耳。“壶”中间鼓,与植物“葫”形相似音相同。由于“壶”是宴饮时的必备物品,所以引申也指古代招待宾客时娱乐的器具,将矢投入壶中叫“投壶”。
想起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指的是我依然冰心在玉壶,坚守信念!也可以理解为“我依然是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这句话也常常比喻一个人清廉正直。
在古代“壸”通“阃”,“阃”半包围结构,外面一个“门”,里面一个“困”,有空间封闭的意味,特指门槛、门限。而汉字“壸”,本意表示古代皇宫的路。比如词语:壸政(宫内事务)、宫壸(帝王后宫)、壸术(宫中的巷道)。
由于“壸”字本身就有“空间封闭”的意味,所以“壸”也延伸指内宫,泛指妇女居住的内室。在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往往扮演中家里面“屋内”的角色。比如,明代王思任《高妇于节烈传》里面一句话:“至壸以外事绝口不问。”意思就是本职以外的事情也不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