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上个世纪的惊悚悬疑片,真正的凶手你猜对了吗?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这个片中要审判的那个少年肯定不是凶手。
我们可以来简单的理清一下电影的剧情。一个18岁的男孩被控诉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在案发现场,楼下的瘸腿老头听到少年对父亲说:“我要杀了你!”,随后他又听到扑倒一个在地的声音,这被所有人认为是少年父亲摔倒在地。住在父子对面的女证人说,当时正有一辆六节的电车,她通过最后两节车厢的窗口,亲眼看见男孩举过头狠狠往其父亲胸口刺下,当然,还有那把所有人都认为是凶器的匕首。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需要大费周折讨论的凶杀案时,一个理想化的八号评审员否决了一切。他说,一把在哪里都可以买到的刀不足以成为判决死刑的物证,一个瘸腿老头又是如何从轰隆隆的电车穿行声中,听到少年的怒吼。一条条证据被推翻,一个个疑点被指出,事件终于开始被认真对待。
可是,试想一下,这部电影真的没有“凶手”吗?当我重新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个镜头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淡入淡出,在少年无助表情的镜头和评审会议室的狭长桌子的场景的叠加里,我感受到一种命运被束缚的无助。当一个可能无辜的生命被一个不负责任的司法机关,和一群视生命为戏谑的评审团掌控的时候,和判了死刑有什么区别。就算少年真的是杀人凶手,我们花费一个小时,抽丝剥茧,给出一个彼此信服的答案,这才是对司法、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当所有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当所有人开始认真审理事件,当12个怒汉开始变得冷静的时候,这个小男孩的生命乐章将重新奏起。每个人的心里,对良知,对一条未知的生命,对自己的责任,越来越明确坚定。编剧似乎在通过剧中人说:“这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神圣的一条,也是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他们本就是最普通的美国公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英雄。
有没有凶手这件事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一部悬疑侦探电影。《十二怒汉》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对社会的拷问。其实凶手从来不是一个人,在面对一个人生命,即便这个人是即将判刑的囚徒,如果一个国家的司法变得愚目,如果所有公民开始视若无睹的时候,那么,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