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战斗机的特点

飞豹不是战斗机,而是战斗轰炸机,它不是战斗机的一种,而是轰炸机的一种。虽然有空战能力,但相对较弱。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地攻击。特点是(海上)低空性能较好,突击能力强,但也有陆上低空性能略差、对空作战能力弱、载弹量相对较低的缺点。目前可以确定它的后继型号是歼16

战斗轰炸机的前身是二战时期流行的战术轰炸机,设计理念是满足前线对于水平轰炸机的需求,要求是能够与战斗机编队飞行、随时随地为前线提供强大的空中打击火力、对敌方部队和基地等战术/战役级目标实施攻击。但是相较于侧重于投弹精度的俯冲轰炸机,战术轰炸机的机动性较差,而且航程也很短,又因为体积问题导致无法拥有战略轰炸机的自卫火力,这导致它的生存能力随着战争进行而越来越差,并且特别需要战斗机保护,这无疑分散了空中编队的战力。所以在二战结束之后,战术轰炸机就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逐渐退役,并且在五十年代开始,各国也不再研制战术轰炸机了。相应的,为了追求精度而强化机动性的俯冲轰炸机也因为防空力量的增强而被低空性能更好的攻击机取代。

但只靠攻击机有时候依然无法满足前线空中打击火力的需求,因为相较于战斗机,攻击机的空对空作战性能还是差了点。所以急需一种新的飞机来填补战术轰炸机留下的空白,而这种飞机无疑需要有更强的对空作战能力,至少在面对敌方战斗机的时候不至于被动挨打,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反杀战斗机。这就意味着这种飞机必须用战斗机的标准去设计,还要保留轰炸机的攻击力。所以战斗轰炸机就出现了,它有和战斗机基本相近的飞行性能,同时也有比攻击机和战术轰炸机更强的对空自卫能力。甚至有不输于攻击机的低空飞行能力。而相对的,它没有攻击机那样的装甲防护,在面对防空火力的时候更脆弱,因此战斗轰炸机主要依靠精确制导武器实施中远程的精确打击,地位实际上和俯冲轰炸机更接近,只是攻击手段不同。

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导弹和雷达性能增加而发展起来的超视距空战理念,让缺乏这一能力的战斗轰炸机也在逐渐落后。再加上机种和型号过多带来的后勤、指挥压力,导致各国在研制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斗机的时候,将多用途性能定为关键指标之一。这样就可以用一两个型号把以前需要至少四个型号(歼击机、截击机、攻击机、战斗轰炸机)才能形成的体系全都搞定。到了新世纪,战斗轰炸机的地位开始渐渐被多用途战斗机取代。截击机更是彻底消失,除了少数被改为侦察机之外,其余的已经全部退役。攻击机的地位有时也会受到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和高级教练机的挑战,但在防空压力较小的战场依然有很大需求。

战斗轰炸机不是“有轰炸能力的战斗机”,而是“有空战能力的轰炸机”。所以说飞豹的本质是轰炸机而非战斗机,虽然它的飞行员津贴是按照战斗机的标准发放,但在空军的战斗序列当中,从未将其定为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