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暗的时刻|历史转折中的丘吉尔

毅力不是我们真的足够强大,而是我们别无选择——温斯顿·丘吉尔。

《至暗时刻》是一部历史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受命抗击法西斯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决策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镜头的运用、光源的处理、构图技巧等都在本片中完美呈现。它不仅真实地还原了历史,而且在人物塑造上也生动而饱满。被影迷们昵称为“狗爸爸”的加里·奥德曼出演了主角丘吉尔,并凭借出色的表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在影片中,这是丘吉尔的闪耀时刻。在电影之外,这是加里·奥德曼的闪耀时刻。

加里·奥德曼精湛的演技为这部电影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相信粉丝们都能感受到。让我们谈谈历史转折点上的真实丘吉尔。

丘吉尔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政治上消沉的伦道夫爵士。父亲早逝后,丘吉尔从军事学校毕业并成为一名中尉,然后担任随军记者。在那段时间里,丘吉尔经历了战争,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为他后来的演讲和写作奠定了语言基础。1900年,丘吉尔成功成为国会议员,由此开启了他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涯。在随后的政治生涯中,丘吉尔先后担任海军部长、陆军部长等重要职务。丘吉尔作风强硬,手段铁腕。这一点从他几次镇压示威游行就可以看出来。这种霸权行为也使他后来成为首相并树立了许多政治敌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所有英国人民都陶醉在胜利的果实中,没有居安思危的时候,只有丘吉尔等少数人站了出来,积极主张发展军备,以防止德国卷土重来。在这里,他们不得不佩服丘吉尔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二战期间,当德国军队开始向欧洲大陆扩散时,丘吉尔强烈批评了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就像他在一战期间批评张伯伦的贸易壁垒政策一样,他站在了政府的对立面。

自古乱世出英雄,英雄创时代。在英国的那个黑暗时刻,丘吉尔自然成了制造局势的英雄。他当上总理后,为了对抗纳粹,他极力主张对抗。为了鼓舞士气,他一遍又一遍地发表演讲。在他任职期间,英国人民的斗志燃烧到了极点。为了赢得战争,丘吉尔总是拉拢中立盟友美国,用海外基地换取美国驱逐舰,并用黄金储备购买美国武器和各种战争物资。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丘吉尔暂时搁置了反巩立场,拉拢了另一个敌人苏联,并于同年7月在莫斯科签署了《对德联合行动协定》。

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英国有它的傲慢和自信。即使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也是欧洲唯一没有向拿破仑屈服的国家。此外,这一次是一位非常痛恨纳粹的铁腕首相。希特勒多么聪明,他没有想到他会在如此悬殊的战力下遇到如此顽固的国家。

回到影片,大背景正好是丘吉尔上台前后两个月。当时,希特勒强大的纳粹战车正在大举入侵欧洲,大多数欧洲国家已经沦陷或投降。在这个危机时刻,议员们对张伯伦政府的不满越来越大,因此张伯伦不得不引咎辞职,而作为首相候选人的哈利法因为害怕得不到下议院议员的选票而让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拒绝了让他成为首相的提议。因此,丘吉尔这位为保守党工作并得到反对党支持的海军部长被历史推上了舞台,尽管当时许多保守党成员甚至国王(《国王的演讲》中的乔治六世)都不满意。丘吉尔上台后,他敦促人们积极战斗。当时英法联军在战场上被彻底击败,英法联军主力被德军围困在敦刻尔克。战局的发展使他受到内阁的极大阻挠。丘吉尔很困惑,和谈的想法第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真的有必要向他痛恨的纳粹投降吗?这时,镜头来到了乔治六世。与丘吉尔和解的乔治六世国王向丘吉尔宣布,无论做出什么决定,他都将永远支持他,并建议丘吉尔到基层去了解人民的内心想法。丘吉尔接受了国王的建议。

丘吉尔问地铁里的人:“如果能赢得与希特勒和谈的有利条件,你们愿意吗?”

“不,从来没有,从来没有。”

他被人民的声音震惊了。在了解了人民的想法并获得国王的支持后,丘吉尔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脑海中抹去了所有和谈的念头,并在国会发表了他一生中最著名、最精彩的演讲。

影片以此结束,达到了全片的高潮。这次演讲极大地说服了以张伯伦为代表的保守党,说服了全体国会议员,激发了英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丘吉尔作为领袖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很难说这位铁腕总理当时的选择是否绝对正确。我想说的是在当时战力悬殊的情况下,

如果发电机计划不成功,

如果英国军队的有生力量被德国人歼灭,

如果德国人没有在苏联战场上被打败,

如果美国没有参战,

如果...

这一系列的偶然构成了历史的必然性,而这一系列的历史必然性隐藏着太多的偶然。如果失败了,除了希特勒之外,很难说丘吉尔的积极主战是否是另一个疯子。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丘吉尔成功了,他的勇气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祝福,英国在他的努力下赢得了对德战争的胜利。即使在今天的英国人心中,他仍然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让我感动的不是他扭转局面的能力,也不是他出色的演讲水平,而是他不怕失败的勇气,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

“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终点,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正如他在书中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