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夏和蒙古最后一战全军覆没?
公元1227年,夏末皇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灭亡,长达22年的灭西夏战争也宣告结束。蒙古军队随后在西夏首都中兴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屠城活动,持续了189年的西夏王朝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发展到北宋。在一代豪杰李元昊的带领下,西夏武力征服西北,实力在这一阶段达到顶峰。
但到了12世纪中后期,西夏国由于政治腐败而逐渐衰落,不得不依附于强大的晋国,被视为宗主国。但此时蒙古高原上崛起了一支更加强大的蒙古游牧武装,蒙古军队为了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和物质资源,不可避免地南下攻占了金和西夏。
消灭西夏的战斗不是一蹴而就的。历时22年,分为三个阶段。四次南征都以蒙古军队的胜利而告终。蒙古军队能够获胜并非偶然。
一个是双方的军事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李元昊死后,西夏国逐渐衰落,后世君主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腐败在官场蔚然成风,并迅速蔓延到军队,使得军队中的士兵战斗力迅速下降。而蒙古军队则是一颗意气风发的后起之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的训练有素的蒙古军队,士气高昂,战斗力极强。
在历次西夏对蒙古的自卫战争中,夏军在军事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却败下阵来。百里防线被蒙古军团瓦解,不再是当年李元昊率领的虎狼之师。就算有三十万大军,国有金的百万大军呢?
其次,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指挥官们在政治和军事上恰当地运用了他们的策略。
蒙古军队曾经用运动战和突击战来掠夺夏果边城的物质资源,屠杀夏果的有生力量,然后掉头就跑,用最小的代价打击了夏果的经济基础。蒙古军征夏果的四次战争耗尽了夏果的政府财政,使夏果耗尽了实力,激起了内部的一切矛盾,更有利于蒙古军的征服。
另外,蒙古军队实行了什么?九渡黄河,东西夹击?大迂回战略逐渐蚕食西夏国。最终在西夏皇帝投降之前,除了首都中兴府之外,其他领土全部被蒙古军队占领,粮道全部被切断,使西夏固守首都的计划流产。大迂回战略也是蒙古军队指挥官惯用的军事战略。西夏、金和南宋都死于这种策略。可见蒙古军队的指挥官们不仅勇猛,而且足智多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