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欧洲人要用鹅毛做笔呢?

鹅毛笔是用大型鸟类的羽毛制成的,以往大部份是从鹅的翅膀取下来,经过脱脂、硬化处理后即可削切笔尖。在西方在还没有发明出金属笔尖的沾水笔、钢笔和圆珠笔之前,鹅毛笔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使用时要先沾墨水才能书写。手工切割的鹅毛笔是书写西方书法的首选工具,比金属制笔更能产生不同的笔触跟韧性。鹅毛笔杆能吸附墨水,在书写时能因毛细作用而有持续供水的效果。

中世纪之前大多用芦苇笔书写,但之后渐渐为鹅毛笔所取代,书写的材质为羊皮纸、莎草纸(或纸)。

鹅毛笔在大约西元700年时普及,最强韧的鹅毛笔大多取自于鸟禽类翅膀最外层的五根羽毛,左侧翅膀的羽毛更佳,因为其生长的角度较能符合右手写字使用者的握笔习惯。除了鹅之外,天鹅羽毛制成的鹅毛笔更是稀有且昂贵;若要书写精细的字体,乌鸦的羽毛最佳,接着是老鹰、猫头鹰、火鸡等。

鹅毛笔的笔尖制作有各种方式,依据书写的用途而不同,例如粗体字的话,就斜切较大的角度去制成。而写信等小字时,就削得较尖,如同现今钢笔有M、F、B等的分法。但鹅毛笔相当容易磨损,这也造成了西方书法的一些书写韵味。

/view/486799.html?wtp=tt

欧洲

主条目:泥金装饰手抄本

欧洲最早使用的是埃及传入的莎草纸,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羊皮纸,芦苇笔也为鹅毛笔所代替。3世纪—4世纪出现了册子本,5世纪时完全替代了卷轴。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作家们并不亲自执笔,而是由秘书代写。

进入中世纪,大量的教士成为专职抄写人员。美仑美奂的泥金装饰手抄本内容大多为《圣经》,由鹅毛笔写在羊皮纸上,并有精美的微型画作为装饰。最早为爱尔兰和英格兰在4世纪—6世纪抄写,在卡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及至文艺复兴时期均有大量的抄写,这些设计精良的手抄本对后世的书籍装帧设计和字体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亦令人肃然起敬。皇家手稿使用的羊皮纸往往是染作紫红色、黑色,涂上金箔,并以金色或银色墨水书写的。

11世纪末,随着第一批大学的建立,手抄书从教士阶层走向民间。

而中国的印刷术在14世纪才传到西方。

在西欧,它指的是一种书写得漂亮和清楚的艺术,主要与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编年史作者、书手、书籍抄录者有关,然后才是宫廷与政府部门的文书。这些人的书写工具和材料是羊皮纸、普通纸张、墨水和鹅毛笔。/452786543/blog/119622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