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反赢秦,却能安于刘汉统治,是为什么呢?
六国人恨秦国,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秦国灭了他们的国。秦始皇大举推行郡县制,将六国和秦国的土地分成了36个郡,彻底废除了诸侯分封制度,他要做天下所有人的王。六国中楚燕都是延续了近千年的古国,即使是三晋和田氏齐国这样新贵,也有二百年的历史。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虽然还没有后世强烈,但已和春秋时期?只是换个王?的情景大不相同。复仇必然成为六国遗民的绝对政治正确。
除了将全天下纳入同一个行政规划,秦始皇还规定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字,马车的轨距和对应的路宽也各不相同,甚至连重量和长度等计量单位都有所区别。秦始皇将这些差异强制全部抹掉,在后世看来是大功一件,奠定了天下统一的基础。然而在时人看来,就没有这么强的正当性了,这何尝不是在毁灭他们遵循了数百年的文化和习俗。所以六国人,从失去权柄的王室贵族,到被强制学习秦法的底层民众,对秦国都充满了愤恨。
当然,六国人对秦国的仇恨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故国的怀念和新制度带来的不便都会变的平淡,尤其是上面还有一位嬴政这样的雄主镇场。如果嬴政能在位更久,旧六国人可能都不会有机会发泄自己的愤恨。
可惜,嬴政没有活足够久,这才给了项羽、刘邦等豪雄机会。
刘邦没秦始皇那么决绝,他正式称帝后,虽然保留了很多秦朝制度,但在关键的分封制上,刘邦没有学秦,而是选择保留诸侯王。这就是所谓的郡国并存制,刘邦定都长安,直辖旧秦国十五郡,关东六国大部分土地都赐给各诸侯王管辖。所以,到了这一步,六国人已经达到了复国自治的目的,他们没有理由反对汉朝。
刘邦称帝时,关东地界从南到北依次是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韩信、赵王张耳和燕王臧荼。这些王中,只有韩王是旧韩国王室后裔,其他的楚王、赵王、燕王和旧王室毫无血缘关系,虽然和六国人设想的复国有些差距,但足够让刘邦来堵住那些遗老遗少的嘴了。
此时,刘邦在名义上恢复了周王朝的体制,只不过从天子到诸侯的爵位都升了一级。汉廷直辖关中和中原的战略重地,其他土地都交给各个王。刘邦并不直接统领一切,而是统领所有王,再由王来监管地方。
不管怎么样,刘邦帮旧六国人找到了新的效忠对象。至于他们更愿意效忠所属的王,还是中央朝廷上的皇帝,刘邦给予了很大的自主权。在不久的将来,关东民众就会发现,他们的故国也就那么一回事,新朝廷更靠谱。
旧六国势力在秦汉交替之际遭受严重打击,到汉朝时再难掀起浪花
刘邦所册立的旧六国只有楚韩赵燕,但在复国浪潮刚刚开启时,另外的魏齐两国并未缺席,只是他们都在楚汉之争中沦为了牺牲品。
陈胜吴广首举义旗后,带动了各地六国旧人纷纷揭竿而起,不到一年,六国便都复国了。六国的力量完全不对等,以楚齐赵三国最强。
楚国在亡国前,无论是疆域还是人口仅次于秦国,而且楚文化明显有别于其他六国,自成一体,向心力最为强大,所以复国意愿最强。齐国由于在统一战争中?及时?投降,损失很小,不论是王室还是民间力量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全,因此复国潜力最大。赵国是秦国在战国后期的最强对手,尤其是经历了长平之战,两国堪称死敌,加上赵人剽悍尚武,故赵人也积极参与复国运动。燕魏韩等国就要差一些了,燕国王室在统一战争中几乎没有幸存者,连找个王室后裔都费劲,最后只能找了个异姓人,无法有效地吸聚人心。魏韩两国常年受秦攻击,早就和秦地融为一体,加上两国地处中原要冲,历来被秦人重点关照,所以也难有大的作为。
六国王室在统一战争中都蒙受了程度不一的损失,人才凋零,威望自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些新王都很难有效掌控自己的部属,事实上六国的军队本就不是他们召集来的,军队都掌控在各个军阀手中。刘邦其实就算是楚国军届的一个小山头,项羽叔侄也是。这些军事将领在反秦作战中,不断加强了手中的权力,地位赶超本国国主。最终在攻破咸阳后,项羽在册封十八路诸侯时,将这一事实明确了下来,直接立有功将领为新王。
王由六个迅速变成了十八个,而领地还是那么大,所以导致的后果是王贬值了。项羽将?王?跟不要钱似的发了出去,?王?也就变的不值钱了。复国运动就此变味儿了,不再是六国王室的狂欢,而是六国人的盛宴。王室血脉已经不再是称王的限制因素,六国王室后裔渐渐泯然众人矣。
这里面有个例外,那就是实力一直并未受损的齐国。王室田姓在齐国各地开枝散叶,复国大潮开启后,各地田姓人都冒了出来领导齐国的复国。这和燕国乏嗣无后的窘境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凡事物极必反,诸田都想主导复国,彼此之间不服,最后酿成内战不休的局面。人丁兴盛的齐国先是遭到平叛秦军的重点打击,后来项羽又牵扯进了齐国内斗几乎亡了齐国。后来屡遭蹂躏的齐人严守中立,对楚汉两不相帮,结果被立威心切的韩信亡了国。六国王室力量最强的齐国就这样在诸方打击之下没了主心骨,刘邦先是将齐地收归中央直辖,后来又立长子为新齐王,彻底断了旧齐人的念想。
楚国王室后裔熊心沦落到放羊,被有心人找到推到了楚王的位子
王室力量强大的齐国尚且如此,其他几国的王室更不能掌控局势。楚王被项羽叔侄架空,赵国则是由张耳陈余把持,韩魏两国实力弱小,只能在楚汉之间摇摆。
刘邦消灭项羽后,赵国和齐国已被韩信攻灭,魏国因背叛汉国也被剿灭,楚国是项羽自己捣鼓没的,韩国和燕国则是汉国小弟。旧六国势力已经难成气候,刘邦也就顺势保留了韩国和燕国,还帮助赵国找了新王。
在汉朝初年的异姓王中,只有韩王韩信算是六国王室后人,尴尬的是韩国还是这些诸侯中实力最弱的,旧六国已经无法掀起浪花了。